APP下载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

2020-10-21蒋禹阳芬

锦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需求模块教学导向

蒋禹 阳芬

摘 要:现代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为以高素质人才为主的竞争,这使得我国教育体系同样也进入了转型和调整阶段,国家也加大了对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视力度。其中,高职体育课程因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是否满足学生后期的职业需求息息相关的原因而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就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职业需求;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系逐渐受到高职学院的重视和推崇。其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职学院将体育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实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成为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高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如今社会对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被要求必须同时具有优秀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也成为了高职学校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影响着改革进程的问题[1]。

(一)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重视

在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核点的传统应试教育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将文化课程作为学习重点,而将体育课程作为辅助文化课程学习的副课,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当前的高职学院师生。在当前的高职学校中,体育课程依旧是被作为辅导主课教学的副课存在,学校设置课程少,甚至课程时间还会受到文化课教师的占用。因为体育课程成绩对综合成绩的影响不大,哪怕没有达到体育考核标准,体育教师也会帮助过关,所以学生对待体育课程也是敷衍了事、瞒混过关的态度。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体系本身就落后于普通高中学校,再加上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聘请体育教师的入门门槛低,导致了大部分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都不高,缺乏实践经验[2]。同时,高职学校拥有的体育教师数量也很少,有时还存在一个教师同时是文化课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情况存在。

(三)课程不符合高职学校的教学理念

高职学校本身就是围绕职业需求进行课程教学的学校,但是体育课程的设置却不符合高职学校这一基本教学理念,没有从高职学校的特色出发培养能够满足职业需求的专业型体育人才,甚至很多时候直接照搬高中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案。

(四)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大部分高职学校对体育课程存在偏见,仅仅将体育学习作为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工具,因此对于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方面也是单调且枯燥的跑步训练,并不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高职学校作为职业院校,并没有开设关于培养体育职业型人才的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总体来说,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化主义问题严重。

二、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的途径

(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经济市场对体育职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学校首先必须重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自身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高职学校是国家和企业职业专业素质人才的提供基地,因此高职学校必须要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转型和调整,以此来为国家和企业提供体育职业的专业型人才[3]。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高职学校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强调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职业技能内容,同时还要对教师和学生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力度。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的类别多,涉及内容广泛,同时适合每个高职学生的体育类别都不同,所以高职学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内容。由于每个体育职业类别存在关于人员身体素质要求和职业特性方面的差异,因此高职学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必须将职业特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此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方式

首先,高职学校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特性设置相对应的体育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职业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能够有效将大部分学生都融入到体育课程学习中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4]。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体育的类别开设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主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竞赛、运动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发挥自身特长,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优化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估机制

高职学校应当从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实际情况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估机制,淘汰以往单一、形式化主义严重的考核评估机制,针对创新后的教学内容和调整后的教学方式专门采用相对应的考核方式。在对学生体育课程进行考核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体育成绩,所选体育活动应达到的标准,还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升考核机制的全面性,以此来提高高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改革对于学生个人就业、高职学校未来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正视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创新教学体系,以此来优化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霄,王维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44-145.

[2]陈杰.广东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62-64.

[3]叶玲,靳强,于丽.职业体能发展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體系的构建[J].青少年体育,2020,(3):108-109,20.

[4]赵仁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134-135.

猜你喜欢

职业需求模块教学导向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犬只导向炮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探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