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旧址环境景观提质简述

2020-10-21苏进

神州·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提质红色旅游

苏进

摘要: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占地面积566.39m2,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以毛泽东故居环境提升为例,主要从旧址景观的游道铺装、水环境治理两方面进行阐述,为人文旧址环境景观提质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旅游;旧址景观;提质

毛泽东同志故居坐南朝北,门临绿水,背依青山,前有一口水面约10亩池塘,屋东有菜地、稻田和晒谷坪,成“凹”字型建筑土木结构,为典型的湖南中部乡村民居建筑,体现了湖南独特地域性的建筑风格。

一、建设的必要性

毛泽东同志故居所在的土地冲是一山体的内凹处,三面围合的山体营造了冲内的小气候。两处建筑前有两口池塘,名为南岸塘和上屋塘,上屋塘也俗称荷叶塘;后靠山林,山上竹茂松翠;西侧500 米处有涟水一级支流韶河;东侧有一晒谷坪。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实物典范。红色旅游的兴起,韶山作为学习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及革命传统教育最有影响的阵地,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爱国人士。据统计,近5年韶山游客总量达到5700万人次。观众的快速增长及核心景区周边饭店和纪念品商店的不断增多,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朴素的田园风光遭到破坏,提质改造迫在眉睫。综合整治后将能更好地充分发挥观赏型、学习型景区的功能。

二、指导思想

保护韶山特有而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观,再现这里自然、朴素的田园风貌,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文物与生态双重保护原则,紧紧围绕保护、恢复、建设、净化、美化、安全和方便等几个方面进行建设,采用“整旧如旧、修旧如旧”手法,还原历史风貌为目标,提质修缮故居周边环境,打造高品质精致化 5A 级风景名胜区。

为真正做好主席故居的景观提质改造,要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韶山的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提取出最具代表性与象征性的元素和特点作为红色文化基地的核心要素,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还原好青山绿水,继承好民俗风貌,传承好伟人精神,塑造好特色景区。

三、提质改造

1.游路铺装

目前故居景区游道路面老化破损、出现裂缝、部分塌陷。在考虑游道重新规划时,我们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主干道、次干道等路面要形成有序的流向,不能让游客走回头路。特别是故居景区人流量大、密度高,如果游览顺序不通畅,有回头路现象,必然会造成人流堵塞。二是游道宽度。象主席故居依托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景区,由于容量面积相对较小,游客数量又多,游步道要适当宽些。三是游步道应有利于观赏景观和拍照取景。四是路面有防滑措施,平整、没有坑洼。五是要尽量采用高质量经久耐用性材料,减少后期维护维修。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自身富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在游步道设计及选材上一定要遵照历史,继承原有的历史特性,面层样式古朴自然,与故居风貌契合。在这次提升改造中,故居景区游道选材以麻石加高强度混凝土相结合,中间铺设具有导向性功能的自然机理厚15cm麻石块。麻石质地坚硬强度高,耐久、抗风化耐腐蚀,也是当地常用的一种石材,采用乱拼冰裂纹铺设手法后,风貌吻合度更高,其余区域采用C50高强度混凝土,面层材料做拉丝旧处理。

2.水治理

毛泽东同志故居前上屋塘(又称荷叶塘)和南岸塘,是故居景区景观亮点之一。南岸池塘作为毛泽东少年时代经常游泳的地方,在游客心中向来有着非凡的意义。

目前景区池塘水质较差,主要原因:(1)南岸塘、荷叶塘周边游客量大,带入污染物体量大;(2)雨水将农业污染、山体腐殖质带入池塘;(3)景区当地10 余户居民,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池塘;(4)除荷叶塘有景观荷花外,池塘无水生植物,水质难以生态净化。(5)池塘缺少流水补充。

景区水环境治理采用因地制宜,生态优先,标本兼治的治理方针,全面净化水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整体景觀效果。

生态治理: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还原“绿水青山”。因为主席故居具要鲜明的历史特点,要选用生态品种时要尽量采用原有的当地生物群,千万不可引入外来物种。(一)池塘水底种植苦草,提升自我净化修复能力。苦草可以能从水体中迅速的吸收氮、磷等物质,对污染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和吸收作用;同时苦草自身有发达的根系和叶子,可以明显的改善底泥黑臭现象,丰富水中的氧气含量,提高水生态自我修复速度。(二)生态湿地除了可以和周边自然景观形成较好的景观效应外,也可以通过生态湿地净化水体、截留污染物,同时还可以调蓄雨水量,从而缓解南岸塘、荷叶塘水量不足的问题。故居稻田及水体周边的部分排灌沟渠已堵塞或坍塌,在修复过程中,采用生态排灌沟渠手法利用植植物根系和卵石层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同时又提升整体景观农田风貌。

污水处理:景区当地10 余户居民分散居住,产生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入水塘,对景区的水环境有较大的影响。为改善排入水塘水体的水质,景区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湿地、田地或者生态沟渠,进一步过滤、净化,排入水塘,也可作为景区内水源的补充。

旧址参观环境的营造需要精心策划,下够功夫,形成的文化环境越浓厚,越能激发人们观光的动机。毛泽东故居、南岸池塘、南岸私塾留下过伟人的足迹,培养了伟人的斗志,保护这里历史资源,就是为了让伟人精神千秋永续。对韶山红色革命遗址原生环境的维护,是每一个韶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韶山市韶山村(毛泽东同志故居)山水林田综合治理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现在故居前面的荷叶塘、南岸塘已进行了清淤治漏,毛泽东少年时代畅游过的清澈的池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深受污水排放之害,污浊不堪,经过综合提质改造,这里将注入一池清水,再现一派山青、水秀、田美的自然景象。

猜你喜欢

提质红色旅游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解读"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以“三抓三促”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减负提质优化校本作业设计
浅谈如何处理“减负”和“提质”的关系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