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旅游民宿经营对策研究
2020-10-21马桂玲
摘 要:2020年初,受黑天鹅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业按下暂停键。由于旅游业敏感性、脆弱性的特点,旅游民宿被称为疫情之下第一个清零的行业。旅游民宿一直处于旅游经济的的风口,无论是单体经营还是连锁化运作,都曾经历过快速增长的阶段。本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民宿经营现状的影响,提出了旅游民宿经营者应积极自救,化被动为主动,强调民宿的多元化经营方式、提倡民宿长租经营战略,积极进行旅游民宿的产业升级,建立民宿集群等应对策略,期待旅游民宿健康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旅游民宿;经营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的爆发,给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多国对中国公民采取了入境限制,旅游需求瞬间消失,使得传统的春节旅游旺季跌入“寒冬”。众所周知,旅游业的显著特征是敏感性、脆弱性,疫情的冲击使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旅游民宿被称为疫情之下第一个彻底清零的行业。从武汉封城到全国封城,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民宿业一片寂静。据统计,民宿业在二月份的空房率达到了100%,几乎没有收入,且还存在巨大房租等成本压力,恢复正常营业遥遥无期。于此同时线上OTA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显示直至4月底,途家、爱彼迎、小猪等线上平台的房源日历全部关闭。
經过四个月的严防严控,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已见成效,多地已经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并有序地进行复工复产,国内部分旅游景区也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开放。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民宿的影响分析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A)提供的统计数据,全球旅游业因新冠疫情的爆发带来的损失达220亿美元。2020年3月11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住宿行业的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80%的民宿处于歇业状态,疫情爆发的两个月内,民宿的入住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同比下降70.3%,并且此时平均房价也出现50%的降幅。整个旅游行业处于停滞状态,所有订房平台的订房通道关闭。酒店行业停业率达73%,平均27.6天的停业天数,甚至有的酒店不惜赔付违约金进行退租,及时止损。
在疫情面前,反应迅速的民宿经营者立即着手应对,把以短租为主的民宿转长租模式,以达到现金回流的目的,把出租率低的民宿进行退租,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支出。虽然开展了积极的自救,但是效果甚微,旅游民宿仍然需面对高昂的房租成本压力。有民宿经营者刚投入巨大资金到民宿行业,租金、空间设计、内部装修、民宿内部设施的购买、人力资源的培训,本以为正常运营后可以按照计划回收成本,因为疫情的爆发,无法获客,现金流断裂,难以支撑。疫情期间,有的民宿直接宣布破产。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民宿的行业洗牌,势单力薄的小型民宿、单体民宿在疫情中无法支撑,会面临淘汰的风险。
据预测学,新兴冠状病毒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并且对社会影响巨大,是黑天鹅事件。以前,旅游专家、学者在预测未来的旅游发展时,几乎不会考虑突发的社会因素、不可抗力因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截止目前,旅游学者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冲击时,多偏于乐观,认为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必不可少的生活体验,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居家,会让人家更加向往大自然,会利好旅游民宿、乡村民宿。非典之后,2004年全国旅游增速高达24%,对比非典疫情,新冠疫情之后,旅游民宿的客源市场也将扩大。
所以,旅游民宿在现阶段应开发新的运营方向,实现部分经营业务的转型,开展多专业、多元化的经营服务,在提供有情怀的住宿产品的同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满足游客需求。
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旅游民宿经营对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原本就薄弱的民宿业态不堪一击,随着国内疫情控制的好转,民宿经营者开始考虑复工后民宿的经营方向、经营策略。
1、引导旅游民宿经营者主动加强危机管理。
对于旅游民宿而言,新冠疫情属于重大危机事件。疫情之后,旅游民宿应提高自己应对危机的水平,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并做好日常的危机管理预案。旅游危机的管理需从危机事件发生的全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危机爆发初期、危机对抗中以及危机解除后,现在疫情尚未结束依然是防控的关键时期,旅游民宿的经营者应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加强危机管理,在客源不充足时努力优化自己,为疫情结束后的复工复产做好准备工作。
2、旅游民宿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工作。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民宿的订单量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作为市场主体的旅游民宿,在经历疫情带来的重大考验。在商业模式更新换代迅速的今天,旅游民宿应结合自身条件开展自救。比如旅游民宿的多元化经营,处于乡村的民宿在疫情期间做土特产销售,城市民宿改变传统的获客方式,通过直播等网络途径获取流量,争取客源。旅游民宿在这个时期,也可以发挥私域流量的作用,保持客户粘性。旅游民宿同时需要利用可用的信息流、现金流资源,作为特殊时期的支撑,等待市场回暖。
3、关注疫后旅游民宿客源市场的需求变化。
疫情期间,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发生变化,旅游需求会有所改变,民宿经营者应重视客源市场需求的提高。比如疫情使大众更在意自身健康状况,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会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旅游民宿在日常经营中应突出健康主题。疫情期间过久的居家生活,旅游需求被压缩,疫情解除后,旅游需求会出现反弹。据《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明确表示有出游意愿,暑期、国庆有望成为旅游民宿市场的回暖期。旅游者也更加向往回归自然,乡村民宿、依托自然旅游资源的景区民宿利好。
4、强化疫情期间长租民宿发展战略。
长租民宿亦可称为非标化的长租公寓,是可以实现日常生活的旅居新空间。长租民宿,是能够让旅程生活化,让生活旅行化的一种方案。如果说,住进民宿是在体验生活式度假,长租民宿则表现为度假式生活。因为疫情的关系,民宿短租受限,很多民宿经营者开始拓展长租民宿业务。长租民宿在新冠疫情的困境中被人们关注。其实从2017年开始,Airbnb就开始关注民宿长租市场,2020年3月中下旬,长租民宿业务的平台预订增加了20%,4月初Airbnb宣布会强化长租服务,并将长租民宿作为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长租民宿的发展,不能单纯地只是民宿业务的拓展,它需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短租民宿相比,长租民宿更重视生活体验,对民宿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的便利性都有要求。民宿经营者根据长租服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方案。
5、建立民宿集群生态圈。
旅游民宿从小众生活走向大众视野,从数量的快速增长到市场洗牌,一直都备受关注。经历疫情,单体民宿的抗风险能力过于薄弱,连锁经营的民宿也因疫情而失去客源。单体民宿很难凭独自完善所有配套设施,并且游客在选择民宿时,对家庭亲子、民俗风情、艺术文创等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多。特殊时期,可以通过建立民宿集群的方式,把民宿资源集合起来进行优化,抱团取暖,共同增加抗风险能力。
民宿集群,可以构建一个多元品牌聚合、资源共用、流量共享、集群式发展的优质平台,是民宿经济发展必然的产物。当前民宿正经历“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的阶段,通过民宿集群生态圈,融入新鲜血液,盘活存量资产,让旅游民宿焕发新的光彩!
6、提高旅游民宿经营者的管理能力。
疫情期间,为了感谢一线抗疫人员,各地民宿协会纷纷发起公益活动,比如“乡野疗愈”计划,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免费民宿,希望医护人员能走近大自然,入住民宿,深度体验。公益活动提升了旅游民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疫情之后,在吸引游客、向外界进行民宿宣传的同时,应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民宿配套服务,发展多元化的旅游民宿新業态,增加民宿特色,提高民宿服务水平,确保增加民宿附加值,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在疫情发生后旅游民宿需积极应对。在不可抗力影响下的旅游民宿应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危机管理、积极进行自救、关注疫后旅游需求的变化、强化长租民宿发展战略、建立民宿集群生态圈、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为旅游民宿未来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朱晨霞.浙江永嘉县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8.
[2]陆奕娜.浙江民宿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一以杭州市调查研究为例[J].旅游纵览,2012,12.
[3]简玲玲.民宿评鉴指标之研究[D].2005.
作者简介:
马桂玲(1981-),女,安徽太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民宿规划开发、旅游目的地营销。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旅游管理)(2018jxtd115);2019年度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振兴计划项目“基于沉浸式体验模式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研究”(ZXTS201905);2020年度安徽省宣城市社科类调研课“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旅游民宿的应对策略研究”(xcsklktB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