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启发式教学,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2020-10-21陆永兵
陆永兵
【摘 要】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启发性问题等教学方法,唤醒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等,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高效课堂
启发式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采用情境教学、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计故事性导入,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意犹未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编辑成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故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故事情节或者气氛渲染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明的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小明的妈妈每工作3天回家一天,爸爸每工作5天回家一天,从3月1日计算,小明哪天可以同时见到爸爸和妈妈?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先分别列出爸爸妈妈回家的日期。于是学生给出了: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爸爸妈妈共同的休息日:12,24。
由此可以看出爸爸妈妈这个月12日和24日可以共同休息,其中最早共同休息日期为3月12日。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一组数字找到其中的规律。学生发现妈妈休息的日期都是4的倍数,爸爸休息的日期都是6的倍数,而12和24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这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公倍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呢?顾名思义就是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就叫最小公倍数。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学生通过对故事情境的感知,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数字信息,启发了数字化思维。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促进知识迁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启发要点在要害,让学生在迷茫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程系统性很强,很多新知识以旧知识为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关键点,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点,设置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真正起到启发、点拨的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促进知识迁移,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了一组整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小数的题目:56÷28=? 56÷2.8=?学生很快学生给出了答案。接着教师又给出了5.6÷2.8=?这道题怎么计算呢?这和前面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呢?它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化?怎么变化的?得数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一系列的问题给出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发现被除数缩小了10倍,商也缩小了10倍,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将被除数扩到10倍变成560÷2.8=?,学生们在一系列的问题中开始了自己探索,很快发现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这时教师又提出:(1)如果商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怎么变化呢?(2)如果商不变,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怎么变化呢?(3)如果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不变,商怎么变化?在一系列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被逐渐打开,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旧知识设置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探究、主动思考,深入掌握了新知识,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迁移。
三、设计操作性体验,促进数学理解
小学数学的学习和动手操作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中,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操作,大脑将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环节,做到有条有理,让学生在摆一摆、量一量、裁一裁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的盒子,然后让学生观察长方体一共几个面?它的表面积需要怎么求呢?教师引导学生将长方体打开变成平面的长方形,然后再测量和计算。这时学生发现,其实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的,只需要分别求出六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即可。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测量长方体六个面长和宽。根据测量结果,学生发现:长方体中对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只需要求出三个不同面的面积的和再乘以2就可以,也就是(长×宽+长×高+宽×高)×2。这时,教师又提出:“如果是正方体呢?该怎么计算?”教师拿出一个魔方作为道具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发现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相等的,按照长方体表面积推导得出: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总结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设计生活化情境,拓展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新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巧妙地提煉出熟悉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场景或画面,找到数学和生活间的纽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提出:学校为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想让大家帮忙设计一个装修方案。餐厅长20米,宽10米,有两种类型的地砖供选择:第一种(A)规格是60cm×60cm,每块砖30元;第二种(B)是80cm×80cm,每块砖50元。你们算一下哪种地砖比较合算呢?一听教师让帮忙,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都积极地投入到装修设计中。学生1:我认为A规格的地砖合算,单块价格便宜;学生2:我认为B规格的地砖更合算,单价虽然贵,但是它比较大,这样用的数量会少。教师未加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先计算地砖和餐厅的面积,然后再算每种规格的地砖要多少块?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开始计算,首先计算餐厅面积为200平方米,A砖每块是0.36平方米,需要556块,总计需要16680元,而B砖每块是0.64平方米,需要313块,总计需要15650元,所以计算下来B砖比较合算。
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给出的设计方案中学到了面积的知识,让枯燥的面积知识不再单调,而是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了学生思维,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孙凌君.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9(12):80.
[2]杨生永.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3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