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也要注重生活化

2020-10-21王静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小学

王静

【摘  要】  信息化技术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科学技术,并且已经逐渐地渗透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经验给出相关的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意在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提升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效能。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

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电脑的重要基础课程,还是一门强调学生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由于当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的家里都有电脑,从小也接触计算机和网络,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都相对自信,因此对于这门课程并没有非常用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要想纠正学生这样的观念就要从生活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实用性,以此提高教學质量,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一、提升认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作用

信息化技术需要对抽象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因此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而生活化的教育为小学生教学提供了一个捷径,将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入到教学当中来,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眼球,让抽象性事物变得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来看,小学生刚刚步入义务教育阶段,不同于之前的学前教育阶段,学生不能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节点,同时学生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在小学开始的。小学所学习的内容都不会太难,是以符合学生目前的脑力所定制的,但是小学的教学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认知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重要的科技产业,计算机和网络也将是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工具,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打下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个体化差异,从学生的角度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教育内容。

二、营造情境,创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过于抽象,很多学生表示理解起来困难。但是,我们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老师需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譬如,《计算机病毒》一课当中,教师不要先讲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而是先用生活化的聊天方式进行沟通,询问学生生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创设情境让学生精神放松。学生会将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老师继而再问我们生病很难受,如果计算机生病的话又会是什么反应呢?计算机病毒与生物体内的病毒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但是如果学生玩电脑的话都会听说过电脑病毒的概念,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聊聊他们所理解的计算机病毒,然后教师再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发展以及预防措施。

三、优化课程,探索生活化课程学习任务布置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本身,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贯彻到底。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活动,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与学生对话,与学生成为朋友,然后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例如《word文档》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日记记录,首先老师跟学生沟通有关其感兴趣的事物,也包括学生的内定活动,改变传统日记的手写方式,让学生有新奇感。这样不仅让学生熟悉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从侧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叙事能力。教师可建议学生每周都将自己的心情与活动记录下来,然后交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变化字体、文档命名、保存与备份、使用邮件等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上,这种能力不仅包括知识学习的能力,还包括预测、想象、表达、互动、合作等多种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活动的创新将这些能力集合在一起,做到一举多得,同时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不同内容的app,让信息技术和生活成为一个整体,从这一角度进一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尝试。比如在情感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或与亲人连线,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四、激活兴趣,主动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实现教学知识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基础。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现状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不断革新,其出发点都是围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提出的。但是在纷繁的变化中,我们始终要重视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呈现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提升,帮助学生找到智能发展的根基,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找到更为适宜的道路。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不断发掘学生的生活兴趣点,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生活较为规律,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从其他方面着手搜集学生的兴趣。例如查找资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要求学生查找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的学习资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改变这样的做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查找的内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男生喜欢体育,老师就建议查找各种球星;学生喜欢动漫,老师就建议查找日本的画家;学生喜欢唱歌跳舞,老师就建议查找综艺节目。面对学生千姿百态的资料,老师不要觉得“不务正业”,这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如何查找,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五、重视实践,做好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学生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段好的学习经历应该是持久的。要想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持续开展,帮助学生养成养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延伸,让课后学习成为教学的补充环节,做到课上课下的互通。教学离不开实践,实践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又是促进能力提高的手段。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特定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主要有习题训练、亲子活动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小视频答疑、微课讲解、线上打卡、上传作品等。这些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也便于教师的监督和反馈,可以说既降低了学习成本,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需要我们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帮助学生塑造和加强,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生活化教学就是依托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的重要教学手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更容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愉悦中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前信息技术是带动我们全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注重小学阶段的教育与培养,对孩子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毕晓.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J].教师,2019(27):120-121.

[2]张艺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36):109.

[3]叶上金.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9,16(27):182.

[4]金青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3):4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小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