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岁儿童为例开展绘本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2020-10-21薛芸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绘本传统文化教育

薛芸

【摘  要】  当前幼儿绘本中含有大量西方文化因素,幼儿在阅读与学习的时候,影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基于此,本文以四岁儿童姗姗为例,讲述了绘本教育中的问题,重点阐述传统文化教育在绘本阅读中的渗透,让幼儿在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旨在提升幼儿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  四岁儿童;绘本;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幼儿时期做起,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支柱,也是人们素质修养的基础,需教育部门提高重视程度。作为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的幼儿时期,绘本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绘本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能够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切记幼儿教育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

四岁的姗姗在与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忽然指着一幅画说:“看!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姗姗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让家长欣喜不已。这正是因为家长为其讲述绘本的时候,姗姗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的结果。随着阅读绘本数量的增多,姗姗对西方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能不断说出西方艺术家的名字与作品。看着姗姗的成长,家长愈加意识到在其身上缺失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文化本质的彰显。”本人认为艺术可以是文化的一部分,体现其本质。所以幼儿对文化的传承,可以先从艺术开始,利用艺术反映民族的灵魂。

幼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若对幼儿进行的文化教育太趋向与西方,会影响幼儿将来对文化的认同感。基于此,需要对姗姗的文化情感进行适当引导,才能阻断其思想隔膜,再对她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教育时,才能更加顺利,幼儿也表现得更加容易接受传统文化,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正因如此,教师与家长要意识到,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缩短幼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

那么如何让幼儿更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呢?经过本人对姗姗教育的经验总结得出,传统艺术是实现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艺术教育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并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本质,幼儿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最终理解传统文化。加上艺术的世界是无止境的,幼儿在探究的时候会无形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持续学习。所以说,绘本中艺术的探索为幼儿提供了更近的路径。

二、依托绘本,实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四岁的姗姗通过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并通过对绘本的阅读,更加亲近西方文化。基于此,教师与家长可通过绘本的途径,带领姗姗走进中国传统艺术中,逐步认同我国传统文化。总的来说,以绘本为入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绘本图文结合,对四岁的姗姗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正因如此,很多幼儿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绘本,并通过戏仿的形式让绘本更具有趣味性,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加幽默诙谐。正如美国学者在《绘本与绘画》中指出,绘本中的戏仿带领幼儿进入艺术世界,提升其对对应文化的思考,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绘本的认知。

首先,本人挑选的第一本绘本《神马》是华人作家陈江洪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韩幹画马》,并对其做适当改编,讲述了唐朝时期画家韩幹善于画马,画出来的马就像有生命一般。某日一名将军在出征的前夕,希望韩幹可为其画一匹马。韩幹画出来后,马竟神奇地活了。此马在战场中所向披靡,屡战屡胜。但是随着战争次数的增加,这匹马逐渐厌倦了战场生活,竟逃走并回到了韩幹的画中。这个绘本向人们传输“很多有意义、宝贵的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逝”的理念,也包含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希望。

教师或者家长与姗姗阅读《神马》的时候,边为其讲述其中文字,边欣赏图画,提升其探究兴趣,可以连续几天都阅读此绘本。待姗姗对其有深刻的记忆后,再欣赏我国画家作品,如《浴马图》《步辇图》等,开展“找相似”的游戏活动,让姗姗观察后找出这几幅作品与《神马》相似的部分,并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姗姗对这些经典画作有基础认知。

然后,教师和家长再带领姗姗阅读下一个绘本,体现山水画风格的《虎王子》,体会其中水墨韵味。经过多天连续阅读后,姗姗找出此绘本的独特之处,如有的地方颜色浓郁,有的地方却很浅淡,这样组合的绘本图画更加好看。这就是“墨分五彩”的雏形。

最后,教师和家长要与姗姗阅读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绘本,如《小莲》《火龙》。经过对其熟练地掌握,每当再看到相似的绘本,姗姗就能区分出是否是中国画。此时的幼儿已经与我国传统艺术有所关联,逐渐对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也有所认同,实现了绘本、艺术、文化的紧密结合。以此,幼儿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虽然不深刻,但却是形象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每当遇到水墨画时,幼儿都能精准地指出。传统文化也不再是一个繁琐的概念,是具有真实情感的生命體,在幼儿的心目中逐渐深刻、精准。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绘本教学能让幼儿建立文化自信,并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快乐的阅读中感悟传统文化,在良好情感认同中播种爱国的种子,随着幼儿的成长,最终变为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丁光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幼师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3-34.

[2]王慧莲.幼儿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7.

猜你喜欢

绘本传统文化教育
绘本
绘本
绘本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