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2020-10-21魏素荣
【摘要】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教学一向都是重难点内容。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直接关系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依托于语篇分析开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利于增强学习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魏素荣,唐山市古冶区开滦第二中学。
语言能力是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重点要求之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否可以得到提高,对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词汇网络,提升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一、词汇在语篇中的呈现
语篇和词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语篇中,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应用多样化学习方式,熟练掌握语篇中呈现出的语言、词汇以及文化。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Unit4《Wildlife Protection》中,课本教材中给出一些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文章,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在这些文章中包含众多的相关词汇。此时,教师就可让学生进行和该话题有关的课外阅读,开阔学习视野,并增强相关词汇的复现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基于语篇反复感知词汇的具体用法。日后再遇到相似话题时,可以快速搭建起对应的词汇框架,精准加工和处理语篇中的词汇信息。
二、词汇在语境中的复现
在丰富多彩的语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愈发高涨,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勇于发表自身独特见解,增强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创设相适宜的语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亲身参与、想象和创造反复感知目标词汇,久而久之便能牢牢记住相关词汇的词义和具体用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给日后学习更多英语单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组织语块、构建语篇
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把语块组织成语篇,各语块间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好语块间的联系,借助于常用的语篇衔接方式,把语块组织为通顺的语篇。接下来,本文以高中英语Book 7中Unit 5《Traveling abroad》教学为例,深入研究以语篇为基础开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具体策略。在这个单元的词汇表中,一共包含69个英语单词,有19个单词都没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还有超过30个的英语单词是和“Studying abroad”这一话题密切关联的,是本单元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标题是“Traveling abroad”,而核心词汇却紧紧围绕“Studying abroad”。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将“Studying abroad”作为主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国外知名大学的校内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照片分别对应哪所学校,并提出问题:“Do you like to study abroad?If you like, which school do you most want to go to, what is the reason?”學生在看到照片以后,就会展开联想,通过设立学习情境的方式,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加深对本节课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给学生展示的照片直接带出了这节课的核心话题,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2.名词学习。教师可给学生展示如图1所示的一朵“单词花”,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例子,从这个单元的单词表中选取相关的名词,将剩余花瓣补齐。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有趣,同时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头脑风暴,将名词学习和联想进行有机结合,给学习后续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3.动词学习。动词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于掌握其用法,或该词的“预造词组”,这也是一个句子的形成结构。例如,require的预造词组分别是require that和require to,学生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根据其构建语素,这些词块的产生意义不同寻常,具备语言生成能力,在不同组合下形成句子,最终串联成连贯的文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进行语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语篇教学法,其具备独特的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语词汇教学的生命力、语篇性,并助力学生找到能够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词汇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裴苏宁,黄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对语篇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2):166-16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