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留洋:利刃淬锋芒

2020-10-21赵世永海洋安东海

新华月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留洋连队战场

赵世永 海洋 安东海

先后参加“砺刃-2013”全军特种兵比武、“国际军事比赛-2016”、马里维和、陆军“精武-2018”比武竞赛等大项活动,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第79集团军某旅装步七连连长肖留洋从军15年,与自己比,与对手比,在比中成长,在比中淬火,将自己锻造成一柄令敌胆寒的胜战利刃。

训练场上练得发狂,上了战场才能心不慌

刚到部队时,肖留洋是同一个车皮里最后一个被挑走的兵,没人看好瘦小的他。这一下子唤起了他最原始的好胜心。新兵连里,他认真打基础,全面求过硬,最后以较好的成绩分配到赫赫有名的“神枪手四连”。荣誉连里个个都是过硬的兵,他的成绩拿到这里全都排在了下游。他没有沮丧,而是从当初分兵时赌气式的要强,慢慢转变成为打得赢而强本领的高度自觉。他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军事素质迈入尖子行列。

当上连长后,肖留洋意识到,即使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只有让集体中的每个人豁出去练,才能锻造制胜铁拳。然而,要让战士训练拼命,一连之长必须带头玩儿命练。

连队刚换装不久,大家原本想着能一展拳脚,但一缺人才、二无经验,训练一时摸不到门道。一次实弹射击,步战车开出去转了一圈,五个目标就打了两炮,还脱了靶,原因是车长、射手、驾驶员三者没有配合,要么不能及时发现目标,要么发现目标不能即时打击,上了战场就成了敌人的“活靶子”。

步战车主要涉及通信、射击、驾驶等专业,肖留洋作为一连之长,还是战斗车组成员,必须对所有专业了然于胸。但现实情况是,他掌握的技能相对单一,文化基础又比较薄弱,想玩转连队“十八般兵器”,简直难上加难。那些日子,他整天泡在车里练习操装。密闭的车舱内,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窖;车辆机动起来颠簸剧烈、飞尘滚滚;实弹射击时,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出来,再加上浓烈的油烟味,呛得人头昏眼花;在狭小空间里猫久了,下车时腰都直不起来。操装时间长了,他的指纹都磨没了,却拥有了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

在他的带动下,连队车长李长升为熟练使用观察镜,训练到眼睛发红甚至肿胀都不愿停下来;射手伊泽成使用教练弹反复练习快速压弹,短短一个月弹壳都被磨漏,压弹时间从8分钟减少到3分钟。连队官兵训练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身泥,操装一手油,射击一肚烟。但即便再苦再累、再险再难,大家誓要把“手中活”练成“必杀技”。

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后,他们继续为提升训练质效展开攻关。在炮手装弹过程中,上膛和退膛时摇炮是射击准备最耗时的环节,看到木工用手电钻钻眼,他受到启发,试着把手电钻安装在摇把上,结果转速提高了十多倍。

平时脑中装着敌情,战时手中才抓得住胜算

2016年,他随队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6”侦察尖兵课目。面对陌生的竞赛环境和严苛的比赛规则,他和战友们改进完善实战技能,背着25公斤重的背包练飞刀飞锹,一次射击后快速转移射击阵位,仅凭借指北针穿越原始森林。在最终比赛中克服困难顶住压力,以3个阶段第一、1个阶段第二、1个阶段第三的优异成绩,让中国军人的威名在国际赛场上远扬。

归国后不久,他入选第五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警卫分队。马里加奥是联合国公认最危险的任务区,地处战乱腹地,暴恐袭击频繁。维和任务区就是战场,备战细一分,战场快一秒,赢得胜利的把握就多一点。为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他带领队员仔细测算哨兵登上集装箱顶部哨位的步数,研究上楼梯时如何协同,下哨位时使用自行设计的滑杆,耗时由20秒缩短至2秒;每个狙击手阵位都配备毛毯,防止长时间卧姿据枪被集装箱烫伤。一次,联马团进行作战能力评估,不打招呼下达紧急出动命令,官兵们闻令而动,仅用46秒就到达警戒部署位置,联马团东战区司令赞许地竖起大拇指。

执行任务时,肖留洋坚持危险行动牵头筹划、危险护卫靠前参加、危险情况主动处置,带领部属在险象环生的维和战场上,顺利通过一次次实战检验,中队两个哨位都被评为优秀哨位。

闻到战火硝烟,才能深切感到“今夜就上战场”是如此紧迫;置身生死考验,才能清醒认知“敌情就在身边”是如此真实。归国后,他将维和战场的实战经验融入日常训练,重点纠治了官兵把战车内当成“安全屋”,不利用观察镜和射击孔观察车外敌情;车长只进行上传下达,不主动掌握战场情况;载员下车后一味猛冲,不注重利用掩体等问题,官兵的敌情意识明显增强。

2018年,他作为队长,率领9名尖兵参加以实战为背景的“精武-2018”比武竞赛。比武需要负重25公斤,徒步行军50公里, 36小时连贯实施完成10余个课目。一次夜间侦察训练,暴雨突至,组训教员感到山路湿滑难行、沟壑纵横,容易发生危险,建议择日再练。但是,他感到战争不会选择天气,只有平时从难从严,战时方能应对自如,毅然带领队员进山训练。整整3个小时,为了适应战场灯火管制,他和队员们仅依靠微弱的手表荧光识别地图,凭借闪电划过夜空的瞬间观察地形,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训练。

打仗是门大学问,钻进去才能练出来

担任连长后,肖留洋第一次带领连队参加旅组织的连战术考核,原本感觉拿个好成绩不成问题,不承想仅得了个及格。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随后的一年里,他带领官兵对照新大纲要求深钻细研,学习借鉴外军战术理论,加强人车、车车协同训练,试训论证前三角形、梯形、菱形等排战术进攻队形。2019年8月,连队再次接受连战术考核。战斗实施过程中,蓝军凭险据守,进行地段式防御,他灵活变换进攻队形,仅用10分钟便夺占蓝军前沿阵地。最终,连队考核取得优秀成绩,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编制体制调整后,七连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在合成营编成内,与坦克、工兵、侦察等力量灵活编组、密切协同。为此,他带领连队官兵转变思维方式,学习请教合成营内其他兵种基本常识和运用原则,主动与友邻分队编组合训,兵种联动聚合效应逐渐展现。如今,他又把目光转向同陆航、特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协同的探索研究,向打赢的新高地发起冲击。

未来战场,要想战胜对手,必须把对手研究透。他带领连队官兵利用野外驻训、冬季训练、夜间强化训练等时机,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进行练兵。2018年11月,连队参加跨区基地化训练,在演练中担负突袭敌指挥所任务。战斗发起前夜,大雪漫天,气温骤降,加上20多公里的崎岖道路,遍布铁丝网、堑壕、三角锥等障碍物,难度系数倍增。任务艰巨,事关全局。行军时间紧,他们就减少衣物,只带武器,全速前进;隐蔽接敌难度大,他们就在雪地匍匐前进,完成潜伏伪装。总攻打响后,他带领官兵对敌指挥所成功实施突袭。

2019年,旅受领了上级赋予的山地进攻课目演练示范任务,连队担当主力。山地作战,山高坡陡、通联受限、保障困难、机动不便。对此,肖留洋带领官兵针对山地條件下组织指挥、兵力编组、火力运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为解决通联问题,他们隐蔽设立中继节点进行转信;针对地形割裂实际,他们研究采取迂回包夹方式展开进攻……探索的经验做法被上级推广。一年多来,连队先后3次担负课目试训任务,创新10余项打法,不断以实际行动助推改革、助力强军。

猜你喜欢

留洋连队战场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中国足球留洋路艰辛曲折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运动员留洋对足球发展的影响研究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记忆的奥秘
年轻的虐恋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