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培养策略和方法探究

2020-10-21黄挠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黄挠

摘要: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来看,初中语文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自身的文化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语文这门学科将工具与人文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教育教学的思想性,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贯彻到每一节课中。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教学方法

引言:

人文素养是学生立足于社会应当具备的重要内涵之一。有了较好的人文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才,并且最终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下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新课标改革的任务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教育目标之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语文的教学对学生不断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让学生更多的去关心社会,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语文学习在提高学生素养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语文课堂的优势之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通过预习课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时,要在整个课堂中都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要抓住机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巧妙的将人文素养的教学融入其中。课堂的前后时间和学习过程都要融入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当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时,对语文课文进行课前的预习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起这个预习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例如:学生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文言文《口技》一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多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便可以融入人文素养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为学生播放与口技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学生可以直接的听到、看到口技的内容,并对课文中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1]。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口技的奇妙之处,学生们会对中华传统的技艺感到崇拜,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之感。在听完、看完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进一步的为学生们讲述关于口技的历史、演变和如今的发展现状,进一步的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将人文素养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为学生进行讲课,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性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岳阳楼记》时,经过多次阅读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先有初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想法[2]。教师在学生有了这些初步的理解以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或者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情。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当学生回答到合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的展开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文章中作者的为民之心和报国之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很多优秀的中心思想,学生体会到这些情感并且有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最终使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三、将人文素养培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可以进一步的开拓。写作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时,要将人文素养培养尽可能渗透至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写作关于人物的作文时,学生可能会写到不同的人物。有的学生会写警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警察的工作,从而更加对警察这一职业感受崇拜。还有的学生会写到教师,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好感,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学生写不同的人物,就会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这种感受到的情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四、通过奖罚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称赞可能会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并且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行为处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称赞时要恰当,让学生不会过于自我满足,而且会因为教师的称赞而再接再厉。例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时,教师可以对学生适当的进行称赞。可以在全班面前對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当事学生就会因为教师的称赞而再接再厉,继续做助人为乐的事情,其他学生也会受到这个学生的鼓舞而做同样的事情。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称赞要注意言语适当,恰到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而且教师要要求学生相互评价时的言语。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会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正确的利用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的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恰当的融入人文素养教育,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练习,教师应当将人文素养培养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保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成体系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由于初中语文的学科优势,使得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变得更加便捷且效果更加显著。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用奖惩制度来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与耐心,并再接再厉。初中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是相当重要的课程,这个学习过程是否学得好关系到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学到学生是否可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不可过于追求速度和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如此,要稳扎稳打,长久的坚持下去才会有效果。

参考文献:

[1]郝亭亭.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 西南大学, 2011.

[2]韩加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3(18):86-86.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