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苗,健康成长
2020-10-21颜东莉
颜东莉
摘 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德育教育关系着幼儿品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未来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做一名优秀的育苗人。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以德育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呢?笔者结合自身幼儿教育工作,从通过周围环境感染幼儿、通过生活事例启发幼儿、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教育幼儿的角度入手,探究了幼儿德育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46-01
幼儿时期养成的品格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然而,大部分教师受外界升学压力的影响,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幼儿的文化知识学习上,忽略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这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有部分教师虽然有“德育教育”的意识,却不知如何落到实处。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析和阐述。
1.通过周围环境,感染幼儿
环境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力求为幼儿营造一个德育教育的环境,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并感染他们的思想。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种植各种花卉、藤蔓、灌木、小草等,让幼儿亲近自然,并给幼儿介绍植物的习性和养护方式,让幼儿尝试制作介绍牌、爱心提示牌等,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打造一个“花香满园、绿意盎然”的环境,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爱绿、护绿、养绿”的意识。此外,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班级文化墙,不仅可以展示幼儿的各种作品,还可以设计各种德育主题的故事,比如,感恩的故事、勤俭节约的故事、精忠报国的故事、热爱自然的故事、诚实守信的故事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让文化墙与幼儿互动起来。教师可以将这些故事講给幼儿听,让幼儿在班级里进行故事演讲比赛,也可以让幼儿讲讲生活中相关主题的故事。这样,就会有效增加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2.通过生活事例,启发幼儿
德育教育不是一个故事、一节课程所能够完成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幼儿进行思想启发和德育教育。比如,幼儿打架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事情,但也有一些幼儿比较懂事,不仅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还会在其他小朋友打架时进行劝阻。这时,教师就要针对幼儿的打架行为进行批评,对其他幼儿的劝阻行为进行及时表扬,让幼儿养成团结友爱的品德。比如,当有幼儿随意破坏周围环境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当早晨幼儿按顺序排队进园并向老师礼貌问好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这种表扬可以是一句肯定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还没有明晰的判断标准,他们往往从教师、家长或其他人的态度中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格外重视,并及时给出正确的态度,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明辨是非。
3.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幼儿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而留存下来,其中有很多适合幼儿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铺平道路。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朗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读物,这些读物不仅包含着做人的道理,而且读起来郎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诵读;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读一些经典故事,比如,《孔融让梨》《曾子避席》《千里送鹅毛》《孟母三迁》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动画片提高幼儿经典诵读的兴趣。比如,《大英雄狄青》《秦时明月》等,都是基于历史史实的动画片,生动有趣,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历史的理解,更可以启迪幼儿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为。
4.通过游戏活动,教育幼儿
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德育的内容融入游戏当中,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比如,为了教育幼儿做事要专心,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小猫钓鱼》的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有小猫、猫妈妈、蜻蜓、蝴蝶等角色。为了让角色更加形象,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准备这些角色的头饰,让幼儿在仿真的游戏情境中感受猫妈妈的话,从而受到启迪。比如,为了让幼儿懂得尊老爱幼,教师可以让幼儿表演《乘汽车》的情景游戏,在游戏中,有司机、售票员、老奶奶、孕妇、小朋友等,让幼儿在角色的转换中,感受老人的不利索、孕妇的不方便、小朋友的站不稳以及让座者内心的波动,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深刻地明白“尊老爱幼”的意义以及优秀品德带给人的情感体验。这样,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更加入情入境,体验更加深刻,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德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周围环境、生活事例、经典诵读、游戏活动等,启发幼儿的思想,引导幼儿的行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彭丽华.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J].学周刊,2019(02):179-180
[2]李琳.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