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初探

2020-10-21张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小学教育

张稳

摘  要:现如今时代不断在进步在改变,教育问题也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开始,也是学生一生中三观、品德修养、知识基础的养成时期,那么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学校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学校管理

万事开头难,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式接受义务教育的开始,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将从当今小学学校管理现状以及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方面展开分析。

1 当今小学学校管理现状

1.1管理思想传统,与如今主流不符合

传统的学校管理就是老师要求什么,学生就要做什么,打造出全方面“听话”的优秀学生。但是这样传统的管理思想恰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无法形成主观思想,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创新性发展,与当今主流不符合。教师是起主导作用,但是教师不能紧抓这一点进行管理教育,因为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助力军。而反过来说,也有的教师把握不好度,什么都交给学生自己,完完全全的放手。这种做法是管理不得当的表现,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权。

1.2对学生的表现评判依据太过于片面

当今的教育现状,学生的试卷成绩被当作是唯一的表现评判依据,成绩好就被认为近期表现很好,成绩差就被认为近期没有好好学习。这样就是很片面的评判方式了,有没有可能学生发挥失常呢?有没有可能哪一些知识点占据的部分比较多,恰恰学生掌握不熟练呢?正常的应该是成绩结合日常表现作为学生近期表现评判依据。

2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学校管理

2.1 小学管理应该实行民主化

教师在进行知识引导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掌握整体知识,教师还要记得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不要为了赶课堂进度而只走了一个过场,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将学生教会,让学生掌握知识,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培养学科相关的思维能力,因此要留足够的思考时间给学生们。活跃的课堂才是全程动脑的课堂,淡化形式主义才能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

还有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听一听学生的建议,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真正的辅助力量和“保护伞”。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听听别人的問题出在哪里,听听别人的想法好在哪里。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及时找到学生答案中的不足和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整个思考的过程了,才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课堂提问是学习过程中最直截了当的检查互动方式。西方教育与我们不同的就是我们总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但是这样的方式只是学生一味地接收,是否是真正的接受了这些知识教师也不得而知。因此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也应该注意一下提问的技巧性,将自己的问题精简化,让问题变得更有价值。

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比较亲近,教师才能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的想法,才能共同努力让课堂充满趣味,让课堂变成高质量课堂,这就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这也是考查教师耐心程度的过程,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多多帮助学生,教师本来就给学生一种严肃的感觉,学生对教师都是报以敬畏的态度,因此教师应该软化自己的语气,不要太过于严肃。

2.2 分层任务进行小学管理

很多人会问,分层管理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分层管理就是教师们在管理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进行管理,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就不需要特别严格的看管,可以适当的放手让他们进行自我人格的构建,但是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就应该在看管方面重视一点。

再拿课堂来说,教师应该针对同学们知识掌握程度、知识接受能力、性格、心理等等因素,然后制定计划,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到知识,让学生真正的成为真正的主体,而且是每一位同学。例如在课堂上思维养成是很重要的,思维养成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重心,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接受度,更要注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多自主思考,在思考后进行反思。学习过程中必然是思维的养成更加重要,学生应该自主思考,这样才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这整个过程中的一个辅助作用。因此教师也应该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为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重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步,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设置基础层面、提高层面、拔尖层面。基础层面针对重点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提高层面针对基础掌握牢固,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学生,拔尖层面就是培养学生将这一科目学为长项。那么教师就要针对这三个层面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知识引导和巩固。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教师应该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为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重视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课堂主体权,所以有选择性的、小范围性的关注一定是不能采用的。教师应该借助程度好的同学来调动程度不好的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课堂的整体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课堂的参与感。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自己培养学生方式和方法了。

2.3 增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时期内学生很容易受一些外在条件的影响,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引导接收不全面,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应该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家长又是学生在学校外发展的重要引导者,那么两者应该多多沟通,各自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一起致力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在校的负责人,教师应该与家长多多沟通交流,与家长保持联系,多交流学生近况。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的督促学生的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不走偏路歪路。

3 结束语

总之,小学是很重要的基础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学生不依赖教师,学会自主思考。对于学习的依赖心理、逃避心理、忽视心理,都要及时处理。教师要合理进行管理,让学生成为主体,养成学生的正确三观、品德修养、知识基础。教师要将课堂变得有趣味,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88-90.

[2]  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17(6):33-35.

[3]  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7(23):11-16.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