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2020-10-21章迪薇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时代培养大学生

章迪薇

摘要:分析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基础上,探讨培养缺乏的成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培养大学生对宪法的根本法地位的尊崇,并以宪法规范为根本行动指南,以宪法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宪法自觉和宪法意识践行为最终目标,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近期最新宪法修正案的时事较为关注,但对最新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和价值并未予以关注,对于宪法条文基本内容生疏掌握不到位。对于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义务认知度低,缺乏行权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不甚了解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侵犯公民权利义务的行为,不能准确、及时辨别。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宪法与自身生活相关度和联系度不高,从而失去理解的兴趣,缺乏主动关心、学习宪法知识的意愿和积极性。对宪法缺乏认同感,没有树立對宪法的尊崇,对于宪法的信仰和情感薄弱。

(二)大学生宪法意识缺失的原因探析

历史变迁和教育现状的影响。中国历经千年的封建思想对社会公众宪政思想发展的抑制存在的。即使到了现在,社会中不免还是存在权大于法的落后思想,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极影响。普遍通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相关宪法内容较少,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宪法。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只在考查课或选修课了解宪法知识。

大学生自身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缺乏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工具理性思想的驱动下,多数大学生们更愿意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取各类等级证书上花费时间,而忽视自身宪法意识的培养。没有客观认识到法治观念、宪法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建设的重要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方法探析

(一)重视宪法教育,课内外教学双轨并行,培养宪法意识

以课堂教育为主,与时俱进的丰富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的系列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关键和重点,涵盖了宪法内容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宪法理论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系列重要论述,将之作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内容中要深化该理论的学习,与时俱进的更新教材内容,丰富理论内涵,常学常新。并且与社会接轨,例如,聘请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作为实务导师,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宪法知识相关的案例讲座,让学生接触各类侧重点不同的宪法方面的知识,拓展宪法社会现实性的内涵,培养宪法意识。

拓展教学方式,丰富课外宪法实践的教学实习的安排。在课程设置中,把宪法实践作为教学实习的内容,开辟多种课外学习的方式,适当提升课外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对于扩大宪法在大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普及面大有裨益。注重实践模式的实习安排,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模拟两会、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体验式实习教学。例如,针对性的结合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会议,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所在选区(家里或者学校)人大代表的选举,主动行使选举权,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制的运行,通过亲自体验深化认识。

(二)根据专业分类,合理设置差异化方式,培养宪法意识

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将宪法意识培养转变为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素质。需要逐渐培养“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国内外宪法的比较学习、社会实际案例研讨分析等途径,探索教学模式。同时鼓励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条件,到各个社会、乡村进行法律志愿服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活起来”、“接地气”的宪法, 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深入推进宪法意识培养的学习宣传。开设与宪法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增设“宪法学”作为大学生公共课程。科学安排教学课程设置,加强案例分析在大学生课堂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原文,加强宪法知识普及。由易如难,先从法条入手,结合时下社会新闻以及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两者相结合,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有感染力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分调动积极性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加深其对宪法的认识和宪法意识。加强体验式实践式教学,推进宪法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大学生宪法与法治知识网络学习,加强教师宪法与法治教育培训,推动宪法教育与研学实践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紧密结合。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环保、税法等相关法治专题教育。

(三)深化第二课堂教育,统筹各种资源,培养宪法意识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2015年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各类活动。同时,积极举办与法律相关的各类活动以及各类法治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中宣部等组织开展的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等。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如浙江省普法办开展的“社会化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计划等,形成培育合力。注重宣传教育实效,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探索建立宪法与法治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教育的系列重要精神,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高校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赵 颖,依法治国背景下浅析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项目《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LX2018Y15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