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2020-10-21赖烯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条件

赖烯泰

摘  要: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语文老师要了解、掌握语文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对症下药,从热爱学生、研究学生、发现优点、耐心开导、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等几方面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创造条件;发现优点;耐心开导

语文学困生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本文试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对转化语文学困生这一课题作点探讨。

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心理特点与优生有明显的区别,其心理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

(一)自尊心与失落感的矛盾。学困生有自尊心,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但他們常常受到的是白眼、讽刺、挖苦等冷遇,因而心理上有被遗弃的失落感。

(二)好胜心强与进取心弱的矛盾。学困生本来不甘落后,有上进心,但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心理受到打击,从此便一蹶不振,失去信心。

(三)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学困生是要求进步的,有的在一定的时间里刻苦努力,自我奋斗,立志在班上占优势地位,成为优生。但由于形成懒散、怕艰苦、依赖别人、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在自己的努力无效时便旧病复发,并把原因归咎于别人。

(四)欲求师与畏惧师的矛盾。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障碍,希望得到教师引路,渡过迷津,但又担心老师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老师存有戒心,师生间的接触、共同语言极少。

了解掌握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对症下药,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是热爱学困生,相信他们能够转化。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把转化一名学困生跟培养一名优生当作同样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以分取人,不要把学困生看死。教师要真心热爱学困生,相信他们,每一句话都对他们饱含热情,每一个眼神都对他们寄托希望,每一个手势都表达着对他们的热爱、信任,这就为他们的转化提供了合适的氛围。

二是研究学困生,分析他们的“大同”和“小异”。学困生的“大同”:掌握的词语不多,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差,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缺乏自学习惯等等。这些又构成他们的共同点:思维能力差。“小异”:有的是由于思想不正确,怕吃苦,不愿学习;有的是学习方法不恰当,事倍功半;有的是基础太差,一时跟不上。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因材施教。

三是创造条件,让学困生露一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提问时问好不问差的做法。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难度不大,要多让学困生来回答。每一节课都让学困生有动口、动脑的机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在作文教学中,不搞一刀切,对学困生提出的要求可以低一些,评分标准也可适当降低。这样,每次作文,学困生也有得高分的,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浓了。

四是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学困生也绝不可能无一是处,肯定会有一些优点的。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也就找到了转化的起点。例如,有的学困生朗读不错,教师就多让他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有的学困生硬笔字或毛笔字写得比较漂亮,教师就组织他们出板报专刊;有的学困生记忆力较强,教师要求他们多读些作品,并有意组织他们在班上背诵,如此等等。教师这样做了,学困生也就觉得自己并不笨也不比别人差,感到很高兴,很快重新燃起求知的火花。

五是耐心开导,持之以恒。学困生自控力不强,不是一时一次的指导能使他们赶上的,特别是良好习惯尚未形成之前,还会出现时冷时热的反复现象。因此,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恒心,诲人不倦。如果因噎废食,动辄批评,就会使他们的心灵再次受到压抑。

六是及时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困生因学习过程中有了进步,即使他们的进步极其微小,教师也要及时表扬。例如,有的学困生写的作文比以前有提高,教师就可在作文上加上“作文比以前有进步,我很高兴,继续努力”等批语。每次考试之后,如果学困生的成绩比以前有所提高,教师就把他们的成绩作纵向比较,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增强继续努力的信心。

七是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几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表现着它的有序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在指导学困生的自我教育实践中,根据自我教育能力的结构顺序,一步步进行。一般来说,学困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的分析,也可以鼓励学困生运用日记、周记的形式解剖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作出评价。在中学高年级,还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倡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或者在认识、评价别人的同时认识、评价自己。自我激励的实践在于学困生奋发向上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树立。这里重要的是每个学困生心目中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和活生生的榜样。在学困生自我控制和调节实践中,教师要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和锻炼他们向预定目标奋进的意志和决心。教师只有激发学困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转化工作的成功。一个学困生,只有自觉学好语文了,才是真正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菁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12期):115-116.

[2]  张旭兵.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7(014):125-126.

猜你喜欢

创造条件
浅谈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
创造条件,为“说”开路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实施
农村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高中生物教材《生物技术实践》的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改之我见
浅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