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
2020-10-21杨靖
杨靖
摘 要: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可将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落实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堂教学;落实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应用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阶段,而是需要一直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基本的数学思维、掌握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它不单单是一种知识或者技能,而是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在学生未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一、通过数形结合,掌握扎实文化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于数与数的运算的适应性与敏感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数学知识来发掘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数学特征。数形结合的含义就是数与形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通过将其相互转化,来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将图形融入到数量关系中,可以实现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化、简单化。同时,图形又可以通过借助数值的分析而变得更加严谨。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首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张废弃的白纸与剪刀,让学生在白纸上写上一个大大的“1”,然后再将这张白纸剪成10大小差不多的纸条。完成之后,提出问题:每一张纸条是不是都是“1”的十分之一呢?随后引出小数“0.1”,让学生在每一个纸条上写上“0.1”。此时,我再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待解决的公式,并且要求学生数一数自己手中的纸条,便会发现原来10张小纸条能够组成一张白纸,最后得知公式当中的问号处,应该写上“0.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半的一半,我们可以采用折纸的方式,对折一半,再对折,一半的一半,也就是原来的四分之一,直观明了。此外,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两个同宽长方形的面积和,可以分别计算,也可以同宽乘长之和,以图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知识的起源,提升学习的兴趣,自然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通过联系生活,落实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加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数学变得生活化,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替代枯燥的例题;可以仿照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的例子,就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和书本习题进行配合使用,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在进行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之后,我课后让学生去选择测量身边的各种事物,了解测量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进行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之后,让学生去测量家里各个长方体、正方体家具、电器的长宽,然后进行面积的计算,掌握面积的计算与实践应用方法。小学数学教材的每个单元后面的解决问题大部分多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落实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能力体现之一,如分段计分对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思考,工程问题中对分数的运用,还有一年级下册中找出多余条件问题,六年级教材中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节约用水,测量跑道等,我們教学中一定要扎实落实各项教学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真正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三、运用数学知识迁移,强化学生自主发展
学习的迁移能够通过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大多数都是以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学习迁移方式,不断加强训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及恒等变型、同解变型的能力。如应用题复习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美特斯邦威计划15天内生产900件衣服,实际上4天便能够生产出360件衣服,以这种生产速度能够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生产任务?同时,我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解答这道数学题,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学生发现了以下几种解答方法:倍比解法:15-(900除以360)×4;归一解法:15-900除以(360除以4);分数解法:15-4(360除以900)等等。经过思考和探究多种解法,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小学阶段中图形的教学就应该有层次的教学,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计算公式,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只有如此,面对三角形,梯形学生都会自然运用同一种思想,变未知为已知,变特殊为一般,这样的思维训练才是学生自己的能力发展,此外,教学立体图形的第一课时,不仅认识图形,还应教学观察方式,点、线、面,数量,特征等,只有这样的引导,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才能有不断的进步,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模型有路程、数量、植树等,我们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模型的存在。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启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点拨,保证孩子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场地,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保证在教学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开展,在实践中不断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寻求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为小学生终身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实现小学生可持续发展,也使数学课堂散发出恒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何方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途径[J]. 知识窗:教师版,2015(3):65-66.
[2] 黄安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外交流,2017(27).
[3] 陈政淑:小学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