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共享振兴成果的对策建议
2020-10-21王艳秋
王艳秋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共享振兴成果的对策建议:畅通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建立科学考评机制,保障民生问题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发展的战略举措;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提高政府服务民生水平。
关键词:民生短板;共享;民生建设;振兴成果
民生问题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每一个时代和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也不尽相同。民生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尤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对策,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幸福指數得到明显提升。
一、畅通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目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多属于利益诉求。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机制、博弈等直接相关。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给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利。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安全阀”和削减社会不满情绪的 “泄洪器”。目前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民意表达不充分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和形式来维护利益诉求与表达,拓宽和畅通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与表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困难群众能够理性有序地表达民生方面的利益诉求。
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要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平等机会;完善决策听证制度,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对与 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公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充分表达。
二、建立科学考评机制,保障民生问题得到贯彻落实
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健全的责任体系和科学的考评机制。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的范围,通过科学有效的考评,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视民生、解决民生。
第一,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和制定是做好考评的基础。首先要遵循客观性,着重选取那些最能反映群众生存、发展状况的指标;其次要把握特殊性,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有针对性选取指标;第三要强调可操作性,指标可以量化分解,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取得可靠的数据、。
第二,改进和完善考评的方式和方法。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点放在 其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能力和成绩上。不仅要重视对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 的工作考评,而且同样重视对那些周期长、见效慢、不易量化的工作进行考评,要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群众和第三方参与评价的力度。
第三,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要将解决民生问题的考核结果,通过媒体向所在区域的人民群众公开,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按照目标和责任实施奖惩,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带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必须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发展的战略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我们锦州市委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落实部署,并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第一,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基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安排民生工程和项目,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正确引导群众预期,防止过渡福利化。
兜底线——编紧扎老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保障网,确保不愁吃、不愁穿,住上安全住房;子女有学上,上的起;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
广覆盖——在财力可持续基础上。重点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更多群众享有社会保障、享受优质服务。
补短板——找出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难题找差距、补短板,把痛点难点变成拐点亮点,发挥各项民生政策的组合效应,扩大民生保障的“木桶容量”。
增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制定总体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力推动“三城、三河、三山、两环、一带”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努力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加快打造生态宜居文明新城。
——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义县脱贫摘帽,实现对临时性返贫人口稳定脱贫,巩固减贫成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力确保养老金足额按时发放,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十三五”时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不低于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万元左右、1.77万万元以上,“十三五”时期年均增幅均稳定在7%左右。
——教育均衡水平持续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教育的期待。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辽西教育中心。
——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管理普及化、健康服务多元化。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交通网络,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9%,城市污水治理率达到9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5%,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移动宽带普及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主要工作举措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和围绕以上总体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全力推动“三城联创”,大力推进“三河治理”,大力推进“三山共建”,大力推进‘两环一带“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各类群体收入增长计划,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各类便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等10项大的方面,其中包括36项具体的落实措施和操作办法。
四、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提高政府服务民生水平
解决民生问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解决民生并不一定是“正相关”,民生问题与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 、政策设计密切相关,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公共利益的博弈,公共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其次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一是财政支出要突出重点,确保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重点,特别是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倾斜。二是强化公共财政收入再分配的力度。要增加转移支付的比重,注重二次分配的公平,向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通过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020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