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2020-10-21王亚鑫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无论是在个人进步还是国家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深入发展,人民切实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福利,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但是在收获硕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总结发展、提升的原因,那么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航标和灯塔。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更是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的根本性理论同时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应该透过现象深入分析其本质。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认识往往会被发展成为理论。
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难以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是以往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理论具有预见性, 可以根据当前已有的实践预见未来的还未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根据理论做出自己的行动计划。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实践
经过长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纲领性意义,对于深入发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理论价值。
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着两大矛盾,其一是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二是国家外部的新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紧接着中国在1956年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業三大改造,国内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被解决,中国国内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进步,1981年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中指出,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认识到这一矛盾之后,党中央便制定一系列解决办法努力解决这一矛盾,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经济水平,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方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的短腿越来越突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党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指出科学技术是最活跃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此后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来我国又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方针、路线的提出,国家在这些路线、方针、政策下进行飞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长久的努力,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国家的主要矛盾也变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对于矛盾的总结也形成了指导我国进行下一步发展的指导理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解决一系列国家主要矛盾中进行的,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通过认识、解决这些矛盾,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中总结发展经验形成指导实践的理论,以这些理论为航标,指引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坚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发展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经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途径和方法,既不是一味依靠别国,依赖他国的发展提高本国的发展水平,也不是单单进行理论构建,只创造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是重要的方法论和指路明灯。我国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之后,坚持并发展这一理论,深刻总结并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这是提醒我们在跟着理论前进时,不要忘记国情的发展变化,用理论指导实践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不偏离国家航向的重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也有防止思想理论僵化,时刻保持理论符合实践,符合具体国情,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表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设定了目标的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它解答了“怎么发展社会主义”这一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最好的行动纲领。我国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起,经历的每一次解决主要主要矛盾的过程都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未来随着国情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还会面临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那么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便是最好的答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上给予限定,并且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了,经济水平才能提高,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才能够得到发展,剥削和两极分化才会得到根本铲除。“达到共同富裕”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引导我们社会实践中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而非某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富裕,在指导我们具体实践中有重大的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的论述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起到参考作用。整体而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来源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和人民在艰苦奋斗中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是邓小平同志精彩的论断。同时理论具有预见性,反过来可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断在方法、目标上都有具体的说明,在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应用。
作者简介:王亚鑫,(1996年9月7日-),女,汉,河北省邯郸市,学生,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