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种”扎根“心”中
2020-10-21杨青青
杨青青
摘 要:习主席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这句话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更何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教书育人”,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它的分量却不轻,我们要用书来育人,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要想育好“人”,“德育”教育必不可少。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德育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德育;道德;修养
一、依托教材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除了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外,更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比如:《猴子下山》教会了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寒号鸟》告诉我们:人不能懒惰,说到要做到,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去年的树》告诉我们:信守承诺,珍惜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子情;《落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了,不能只讲体面;《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为人民服务》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正确的生死观等等。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二、利用校本课程渗透德育
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增广贤文》、四年级《古诗词》、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小古文》。每天下午,课前10分种,诵读这些内容,如:《弟子规》教会了我们:孝、信、爱、仁;《增广贤文》中:“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让我们知道了:人要学会忍耐;《论语》中:“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教会了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知道了: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还有我们张嘴就来的:人之初,性本善等等。诵读经典,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道德修养方面都要重要的意义。
三、利用“班品”课渗透德育
我们学校的所有班级有一大特色:一班一品。有画画的、写字的、英语的、跳舞的、课间活动的......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礼仪”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礼仪是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礼仪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矫正与规范作用。我们班学习了:学生仪容仪表礼仪、学生行为举止礼仪、与老师交往礼仪、在课堂上课的礼仪、参与课堂讨论的礼仪、下课与课间活动的礼仪、图书馆和阅览室学习的礼仪、与同学交往礼仪、参加团体活动的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孝德礼仪等。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把这些内容分年级段,以儿歌、小品、相声、快板、舞蹈、情景剧等形式一点一点的渗透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学习和掌握礼仪常识,不但能够使自己学会自尊自爱、尊师敬老,而且能够让自己从小懂得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日常行为更加规范,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使自己成为知书达理、真正适应祖国需要的人才。
四、利用身边的事例渗透德育
“百闻不如一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之中,我们要时时树榜样、树典型。看看谁做的好,就学他,如:说话有礼貌,学习态度端正,做事认真等;看看谁的言行举止不文明,我们一起纠正他,如:乱扔垃圾、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欺负小同学、不孝敬长辈等;看看谁的谈吐、做法有了进步,我们鼓励、表扬他,不说脏话了,认真做操了、集会时,不大声喧哗了等。用活生生的事例,带动大家修养品行。
五、利用社会实践渗透德育
“一见不如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从中,充分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例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在星期天,跟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出来门口,正好看见有个老奶奶,提着重东西,他主动帮助老奶奶把东西提回家,这位老奶奶不仅夸奖了他,还给我们学校的领导打了电话,表扬了他。我也在我们班宣传了他的事迹,并让他说说他的感受时,他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感到很快乐!我为我的孩子们骄傲!
自从“学礼、知礼、行礼”我们班的班品课开展以来,孩子们张嘴就是文明语:称呼老师,永遠是“您”,给我交作业本时,都是双手递到我的手里,“请、谢谢”这些词常常挂在嘴边;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不在那样大声喧哗;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不在塌腰驼背、交头接耳;许多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给他们不仅讲餐桌礼仪,而且吃完饭把一家人的碗筷就收拾了,他们觉得孩子们学习“礼仪”特别好,说话,做事,待人,接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不但在践行所学,而且还感染身边的人,真的感到特别欣慰。
一位教育家说“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站稳三尺讲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德育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让德育之“花”处处开放!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的人。
参考文献
[1] 党万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03):69.
[2] 葸学鸿.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