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2020-10-21张喆

大东方 2020年2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古诗词小学语文

摘 要: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古诗词始终都是阆苑中的一朵奇葩。古诗词中所包含的丰厚的文学韵味,充满遐想的诗词意境和形象,总能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文化洗礼。在学生时代,古诗词更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本文将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体验进行浅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众口传唱的古诗词被收录其中,而且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还进行了理解难度的梯级调整,使学生能够在认知范围内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逐级体验不同的古诗词意境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诗文中文字的魅力,还要通过理解诗词表达的意境,结合诗词的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古诗词的审美体验。

一、细细品读,体会诗文中的文字美

诗文的构成基础是文字,文字所形成的语言,是经过诗人反复斟酌,千锤百炼出的精华。正所谓“一字千金”,诗人经过提炼的语言,无论是华丽的辞藻,还是质朴的表达,都是对所塑造的形象或生活中的画面进行刻画[1]。在日常的授课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和推敲,透过景象描述,深入体验诗文中的审美情趣,感受千锤百炼的文字精华带给现代人的无尽想象。

例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非常经典的文字推敲、斟酌的典范。虽然诗文描述的是作者拜访好友未遇的寻常小事,却因为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出神入化的语言运用,变得别致和经典,至今为人传诵。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阵敲门声惊醒了在树上栖息的小鸟,贾岛见此情景随即赋诗一首,然而在第二天返回的路上,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间反复琢磨,由于太沉迷其中,甚至闯入了韩愈的仪仗队面前。韩愈听罢贾岛的困扰,给出的建议是与“推”相比,“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的门没上闩,敲门也是一种礼貌,不显鲁莽;而且一个“敲”字,使得夜深人静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诗文更显活泼灵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诗文中用“推”或“敲”哪个更好,细细品读诗句,体会两个不同的文字带来的不同感觉,也是通过文字的魅力,体验古诗词中的美。还可以利用其它正在学习的诗词进行案例实践,尝试替换诗句中的某个字,或者对诗句进行删减或增加,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深刻的体验到正确的使用文字,凝练语言对于古诗词的重要性。

二、仔细揣摩,感受诗文中的意境美

诗歌的美,不仅仅是文字美,内容美,更包含凝练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意境美,清代古文家林纾曾言:意境者,文之母也。古诗词的创作原则符合中国古典美的审美原则,古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交织在一起后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能够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动静结合,虚实相应,营造出古诗词意境中的灵动美,引人以无尽遐想。

例如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小池中的泉水悄悄的流淌,阳光被绿树遮挡在水面投下片片荫凉,想象着微风轻拂,吹皱了水面,与刚刚长出的嫩荷叶一起轻轻摇摆,蜻蜓在这晴天里的柔和风光中停落在鲜嫩的荷叶尖上,这一番描绘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明媚的初夏时节,细腻柔和的时光,大自然万物之间亲密和谐互动的意境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温柔细腻的情景中,一股细流缓缓流出,安静的听不到水流声;池畔边绿树投在水面的树荫,明暗斑驳。一个“惜”字,赋予了泉眼生命力,仿佛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泉水缓缓流淌;一个“爱”字,化无情为有爱,是因为喜爱这初夏时节的好风光,才在水面上欣赏自己的绰约风姿。实写景虚写情,借助泉眼与绿树的“惜”和“爱”,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光的喜爱,在这样美好的意境中,谁又能不爱呢?在引导学生品读诗词时,应反复咀嚼,认真揣摩,通过文字描述,进入诗文中描画的意境,鼓励学生将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或画笔进行记录,相互交流各自的想象,在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审美认知下,想象出的画面必然是不同的。

三、不断回味,品味诗文中的情感美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或是悲凉凄苦,或是怡然安逸,又或是雄伟壮阔,豪迈豁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寄托在诗文画卷上的,是诗人的情感[3]。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寄情山水归居田园的怡然自得;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钓寒江雪”是仕途不顺,老翁孤处独立的郁郁不得志。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回味诗文,透过文字的叙述和意境的描画,品味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

例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诗文中用“枯藤”“老树”来描绘浓郁的晚秋景色,用“小桥流水人家”来营造夕阳西下时的静谧与安详,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前四句的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为秋日静谧的黄昏时刻增添了无尽的悲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成为整首小令的画龙点睛之笔。小令中前四句都是诗人眼中的景象:藤缠树,树落鸦;桥下水,水边家;古驿道,西风瘦马,然而作为“断肠人”眼见此景却触发了心中的悲凉和凄苦。整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能够描绘出凄凉的秋郊夕照,并能够准确表达羁旅游子内心的悲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平时自己看到的秋天,以及那时那刻的心情,来理解不同秋日诗文中所包含的情感,与诗文意境结合进行想象,感受诗人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简单要求背诵,理解诗句的含义即可,更是需要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所描绘的景象,走进诗文中的意境,见诗人所见之景,所经之事,以诗为纽带,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深切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参考文献

[1]王玉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9).

[2]李冬梅.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古诗文为例[C]// 0.

[3]武亚博.让诗意在课堂萦绕——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6).

作者简介:

张喆(1985.01-), 女,汉,呼和浩特,职称二级。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古诗词小学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