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2020-10-21刘倩
刘倩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能不能也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情景的设置及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然后创设合适的情境,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一种探索与协作。
二、教学案例
《未来的我》与美术整合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T:出示几幅经过图像编辑与处理过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T: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演示照片合成处理,人物神态、动作不变,服装改变;人物的头像改变,动作不变。
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前几幅作品,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一幅最好?想学老师变魔术的方法吗?
评析:1、通过比较,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好奇心,从而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2、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内美术课的交互教学,不仅能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利用不同对象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创设问题情境,调动积极性。
例如:《网络改变生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网络对我们生活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网络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
通过学生辩论赛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
正方问题:网络对我们生活而言是利大于弊,网络是安全的。
反方问题:网络对我们生活而言是弊大于利,网络是不安全的。
评析:1、通过辩论,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2、利用不同对象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讨论,使学生能真正懂得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又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上网时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是不行的。3、利用评价功能,创设问题情景,增强自信心。
第一、“问题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立、问题的提出,必须遵循维果斯基提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出发,引导学生从这里开始进入,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问题式”教学中如何创造呢”?
1、提供相关模型来创造。例如《计算机中的资源管理》的“文件夹和子文件夹”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的书包中经常放哪些东西?
当书包装不下时你会怎样做?
怎样整理?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整理书包”入手,开门见山地引出了本课的两个概念——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类似书包中的书和试卷;文件夹:书包。接着开始演示:打开“我的电脑”,打开E盘中的“王小明”文件夹,里面共有19个文件。
提问:假如要对这些文件进行整理,如何进行,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分类?……
评析:文件夹比喻成书包,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中学会文件夹、文件的相关操作,这是一种巧妙的教学策略,比较容易地突破了文件夹、子文件夹、文件以及三者关系的抽象性。一般地,大家经常把文件夹比喻成“放文件的夹子”,固然与其名称相符,但是遇到“子文件夹”就难解释了,而把它比喻成在书包里建立“夹层”这样的子空间,就容易理解多了。
2、利用现场演示来创造
第二、在问题情景中拓展思维。
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了一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应用软件另外一些功能:如学生掌握了word的邮件合并操作后,可让学生去探究一个问题:为节约用纸,你能否在一页内打印多个通知单?等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另外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把凡是受课本知识触发而闪现的问题、或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或对教师的讲解不理解或认为不对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寻求解决方案,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得到了共享,创新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
“问题式”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核心也是问题。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要点到“点子”上,然后才可能围绕主题,步步深入,最后达到目标。
2、灵活性和新颖性原则
问题要新颖、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好奇心;提问要灵活多变,问法要活,内容要活,形式要活,不拘泥于一个模式,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而灵活应用。
3、因材施教原则
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4、渐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问题设置不是越难越好,而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问题间要有合理的铺垫和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登高。
设置的问题,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5、突現学生愿望和需要原则
设置的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
6、问题的拓展性原则
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应设置一些拓展问题,要注意这些问题具备更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以便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任务的探究中。
7、全程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而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因此要设置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情境。
8、全面性原则
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
9、时空性原则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保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