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2020-10-21邱晓波

大东方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邱晓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各个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品质。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就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思维方式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渗透其中,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为其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其中,时空观念就是指学生能够基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就是指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准确的辨析,同时借助可信的史料深入挖掘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历史理解就是指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史事进行叙述,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是指学生以不同的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理解和评判;历史价值观是指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价值判断,从中凝练价值取向[1]。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关注不同时代背景,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初中历史教材中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历史事件,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更是学生常常混淆的难点。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较多,涉及面积较广,需要学生充分、准确的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往往会分不清楚朝代对应的事件,更加谈不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历史朝代更迭,借助多媒体、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将学生引领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从而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巩固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时代事件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教师首先就需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两个不同的朝代,然后在课前3-5分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再次复习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而后对本节课西汉时期的学习,统治者开始休养生息,然后出现了文景之治。通过强烈的对比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朝代中的不同统治方式,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而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感受朝代的更迭。

(二)深入历史探究辨析,培养史料实证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正确辨析不同的历史事件,积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遵循正确的原则,收集史料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教材内容,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积极的看待历史问题,最终持续提升的史料求真精神。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局面》一课时,如果单凭教师口头上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各个思想的含义,只能够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趣味的史料片段:一个是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另一个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由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开拓了学生历史眼界,还帮助学生构建了清晰的内容,将各个思想与人物、主旨相对应,最终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精神[2]。

(三)借助不同历史事件,培养历史理解能力

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准确记忆知识材料的基础上,源源不断的促使自身的历史思维得到发展。教师要有意识的借助不同的历史事件,通过多样化的资源信息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由此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更多的探索兴趣,得到更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时代,让学生自主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从而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历史现象,持续提升理解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江南,没有相关的深厚经验,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江南地区播种丰收的图片,通过层次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想象和发散。学生通过图片上的信息,能够观察到农耕工具翻车,然后教师再循序渐进的引入:“农耕工具翻車最早是出现在哪里?”“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北方人口都大量的往南方迁移,从而促使了南方获得更多的农业工具和人力资源。”“你能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到什么?”这样让学生借助不同的历史事件,探究更多历史本质信息,最终大大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四)基于挖掘历史本质,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能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其也是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从而对一个个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判,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一定的历史解释素养。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将历史真相进行还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客观的辩证问题,还能够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知识之后,引导学生深切探讨两汉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统治者的思想和人民的实际需求,提问:“两汉时期统治者是什么思想?”“到了东汉后期是什么让整个统治阶级逐渐腐败?”“你认为道教从兴到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为学生提供充足思考的环境,让学生在各个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解释素养。

(五)加深历史感知领悟,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正确积极的历史价值观念也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需要关注书本知识的掌握巩固,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各个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感悟,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能够正确对待时下各个热点政治事件[3]。

例如,李鸿章作为历史上一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能力均衡的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从李鸿章的少年、青年、中年等角度进行分析,回顾李鸿章的生平,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了解到李鸿章在少年的时候胸怀大志,并为自己的目标所奋斗;到中年的时候,李鸿章不负众望,成为了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到了老年的时候,由于李鸿章逼不得已,和其他欧洲国家签订了很多不公平的条约,从而落得了一个“卖国贼”的罪名,被后人所误解。由此,学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应当更加客观全面,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多样化的材料中源源不断汲取丰富的智慧,塑造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语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立足于上述五个层面进行创新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最终促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海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15):137-138.

[2]魏苑华.立足历史核心素养探索中学历史教学运用[J].师道:教研,2019(5):190-190.

[3]何仁超.联系学科核心素养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文理导航,2019(16).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