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通过物理实验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20-10-21陈映盛
陈映盛
【摘要】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物理是一门较为重要的科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科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实验步骤的了解程度、实验操作熟练度及自主动手能力,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可以显著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物理实验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实验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96-02
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均有一定的作用,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相关要求,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且作为理科学科,部分教学内容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光靠教师解读无法令学生充分吸收理论知识,教师必须要辅以实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新型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要积极从教学方式上突破、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除了传统讲解式的教学方式之外,教师应该要选择与学生互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法、实践教学法等,通过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积极运用实验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实验,结合其他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教学实验当中快速的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教学为例:在本篇教材中,较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力”的有关理论知识,其中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在“重力”的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粉笔、黑板擦、书本等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将“重力”相关知识利用实验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掌握“重力”的相关知识点;在“弹力”的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则可以利用好课前准备好的橡皮筋、弹弓等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并将“弹力”相关知识讲解给学生听,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印象;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举例说明“鞋底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等,让学生对“摩擦力”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讲解完各种“力”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法给学生设置一道问题,并让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出问题当中蕴含的各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力”的印象,也让学生感受到“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实验的演示开展,培养学生的直觉与关注兴趣
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直觉性趣与关注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并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能够讲清楚的实验可以尽量不做。”事实上,学生对于直观的实验教学其吸收能力更强,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根据高中生的记忆特点来看,高中生对于直观的理论知识更加容易记忆,且对比抽象记忆来说,形象记忆的记忆效果更好,虽然教师通过讲实验将实验步骤、结论等均通过语言描述告知学生,但是学生对其记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教师应该要重视实验的演示。由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演示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实验演示的物理现象要足够明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应该要尽量选择尺寸足够大的仪器,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展示的实验演示更容易观察到其中发生的现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探究动量定理”这一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时,可以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即两只生鸡蛋、两条棉线、透明胶布、铁架等。首先将两只生鸡蛋利用棉线将其绑在铁架上悬空,而后用透明胶布固定鸡蛋与棉线,在两只鸡蛋下方分别放置一个塑料盒,其中一方在盒子里放置一块泡沫板。教师在开展实验时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实验中,学生会对教师的做法感到好奇。而后教师继续开展实验,将两只生鸡蛋利用棉线提升至铁圈下端;松开棉线让生鸡蛋自由落体,结果一只生鸡蛋破碎,另一只安然无恙。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同一个高度落下去的生鸡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呢?”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三、配合教材要点讲解,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度
学生通常对未知的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是在演示实验教学当中,由于学生不能亲自进行物理实验,因此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注意力会越来越分散,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实验教学配合教材要点讲解,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度。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一知识内容的实验演示为例: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则在座位上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并将其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导体棒的两端分别与反向并联的红蓝二极管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导体回路,当对一部分导体回路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教师向线圈当中插入磁铁,N极/S极朝下,并将磁铁从线圈当中抽出,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观察二极管分别在磁铁插入抽出瞬间以及停留在线圈中的发光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适当为学生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四、指导设计实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随着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完善、扩张,此时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归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要积极鼓励、肯定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適当进行辅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分组实验作为考试当中的重点内容,课本上也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因此教师要着重关注分组实验,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针对实验过程中的仪器调节,相比于“教师帮学生调整”,让“学生直接去调整”获得的效果会更好,而要注意的是,由于在物理实验当中,具有调节难度较大的仪器,此时教师应该要从旁指导,否则难度过大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相关知识点为例:学生以此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另外两个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互相关系?”等问题,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分组实验当中思考并研究该问题,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步骤,同时针对比较简单的仪器调整,教师应该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以免学生对物理实验失去兴趣。学生通过问题开展研究,从而自主设计相关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借助生活中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这门科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物理实验,只是由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因此并没有注意到身边的物理实验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引入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物理实验现象,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物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专注的投入到物理实验当中,促进学生观察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凡冰冰.浅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20(15):19-20.
[2]徐青云.小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农家参谋,2020(03):296.
[3]孙志野.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14.
[4]周维,蒋晓霞.对比性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09):10-11.
[5]王耕卓.浅谈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