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2020-10-21张政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历史观

张政

摘要:先秦历史观在夏商周时期主要是以神意史观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的转向了诸子理性历史观,这一时期历史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诸子受到了“礼坏乐崩”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当时社会现状得以改善,他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历史观,而儒家则是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自身对于历史本质的独特认识。本文重点来分析先秦儒家的历史观,从中了解其对于历史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先秦儒家;历史本质;历史观

引言

儒家思想是在我国春秋时期产生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对六经成果借鉴以后,提出以“仁”为代表的思想,并且形成了系统的政治伦理体制;孟子、荀子深化了儒家思想,并且将其传承下来。在儒家思想中其主要提倡的是“仁、礼”,涵盖了社会的各方面,而历史观是重点。先秦儒家对于历史反思极其重视,形成的历史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道德史观创始人—孔子

(一)礼

礼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其中孔子对于西周时期关于礼的成就表现出了极其的仰慕。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较岛国完善的礼乐制度,与此同时礼制也日益系统化,当时的西周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礼乐文化,将敬德保民作为主导思想,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誉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西周时期将礼乐、宗法制度有效结合,从而使得礼乐的文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而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非常的认同,并且自居为传承者。但是在西周末期,社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诸侯间开始了频繁的争权战争,当时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正体现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而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社会现状表示非常的忧伤,为了能够使现实中的矛盾得以缓解,将礼乐方明重新回归,孔子在进行了反思以后,汲取礼制文明的精华,将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规范有效结合,来试图改善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且提出了“仁”。

(二)仁

由于孔子充分的认识到了西周所提倡“礼乐方明”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会去传承。而“仁”的提出更倾向于内在的道德,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占据的是核心地位,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而这也体现了孔子对于“仁”的认同,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内心并没仁德作为支撑时,礼如何才能践行,即便根据礼的要求去做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发挥对个体行为的抑制作用。当人们的心中有仁德,礼才能真正落实。孔子思想将仁作为了个体行为的根本,而礼的功能则是在礼的基础上得以发挥的。仁代表的是内在的美德,而礼是美德外显出来的行为,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当礼与仁失衡,便会仁非仁,礼非礼。

孔子认为,人类社会是经过历史不断演变而来的,而社会又是由不同的个体而组成,当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仁德,才能表现在行为上,社会才能有秩序、有规范的发展。而孔子在传承了周礼的同时,重新找到了着力点,并且提出了人的变化需要从道德着手,所以人伦道德就是孔子对于历史本质的认识,并且逐渐的形成了鲜明的道德史观。

二、道德史观基石—孟子

(一)性善论

孟子将孔子的道德史观进行了发扬,并且将性善论作为了立足点。孟子思想主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这与孔子相得益彰,由于孟子处于追名逐利的时代,社会财务分配不均衡,政治黑暗,人性丧失,而孟子为此感到忧虑,开始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由此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并且将仁与义作为了重点,孟子觉得君子应该从义出发,经过礼进入到仁,这也孔子有些不同,孔子更倾向于将仁、礼结合,而孟子将仁作为了礼的一部分,突出的是义。孔子思想重点是内在仁德,而礼则是外在行为,孟子则将义作为了外在行为的衡量标准,仁是人们的安身之所,将仁义道德价值突出。孟子思想将仁义放在首位,并且觉得仁义道德是人活动的目标。

(二)仁政与王道

孟子立足于性善论,赞扬人的美德,并且试图以道德为中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养成道德,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现实社会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仇恨,人与人之间无需通过暴力手段就可以解决矛盾与冲突,但是在先秦时期政治问题非常突出,孔子希望德治,而孟子更倾向于将仁德运用到政治领域,君主是战争的发起者,政令的制定者、实施者,所以将仁政运用到君主身上,希望君主能够从内心感受出发,将仁心、仁德融入到政令中,而这就需要君主自身要有仁心、仁德,这也体现了孟子将道德融入到政治问题中,而一切的政治活动也应该以道德作为标准。

而孟子对仁政的推行,其目的是为了使王道政治思想得以实现。道德政治也就是王道政治。孟子思想认为道德与物质是紧密相联的,物质是道德意识的基础,当确保了人们最根本的生活时,仁、义、礼、智才能够实现。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政治问题是关注的重点,而孟子对于历史本质的认识,则倾向于政治领域的治理应该从人心出发,以道德为基础,从而形成政治良好局面。

三、道德史观继承人—荀子

(一)性恶论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人性一直以来都是核心讨论的话题。孔子思想中并没有将较多的内容放在人性问题上,而孟子则针对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荀子对于孟子思想并不是完全赞同,在给予批判以后,提出了与其相悖的性恶论。荀子觉得,孟子所推行的性善论中善是人性中所具有的,但是却又非常容易丧失,所以是需要去维护的,由于善容易丧失就不应将其看作是人性,而人性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无需外力的干扰,就可以持久保持下去。

(二)群分论

人的本质主要划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荀子思想认为人之所人是人,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形成群体社会,而这也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当人离开了社会以后很难生存。而分与群是对立的,这也继承了孔子和而不同思想,荀子认为社会群体的建立要以礼义作为前提条件,这也是人伦社会分配均衡的根本,人生来并不知礼义,这是需要后天培养而来的,人只有懂得了礼义,才能使社会群体更加的规范,通过群体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成果。荀子思想中提出的社會属性,这是与孔子、孟子最大的区别,而这同时也体现了思想上的转变。孔子、孟子思想都是以个休为主,而荀子将其延伸到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孔子、孟子、荀子都将人看作是世间伟大的生灵,孔子强调的是仁者爱人,孟子则是将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延伸,而荀子将人社会化生存作为了重点,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双重身份,而社会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依据的,这也是荀子对于人本质认识的创新性思想,成为了先秦人性论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典平.孟子历史观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4):30-38.

[2]冯俊.荀子历史观中的圣、道关系探微[J].伦理与文明,2016(00):119-126+280.

[3]陈典平.孔子历史观新论[J].齐鲁学刊,2015(04):10-15.

[4]陈典平.20世纪以来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经济社会,2015,33(01):6-12.

猜你喜欢

历史观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浅述胡适的历史观与人文精神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习近平反腐倡廉的历史思维研究
浅析毛泽东历史观的特点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