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维护

2020-10-21蒋天宇陈盈霖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

蒋天宇 陈盈霖

摘要:当下社会就业形势在不断的恶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在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对学生的就业权益进行维护,提高他们的就业权益维护意识,使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教育逐渐开始走向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也逐渐开始增加招生的名额,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而着这一现状给大学毕业生们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形式日益严峻。对于刚刚出道或者工作经验欠缺的求职者来说,往往面临着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严峻考验。据调查,有6—7成求职者曾落入过“求职陷阱”。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求职经验少,缺乏就业权益维护意识所导致的。

1.大学生就业权益问题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速,国家对教育领域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并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的增加。于是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实行不包分配制度,不包分配制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而在上世纪年代末期的时候,不分包制度已经大规模的实行了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女,包分配制度正式在各大院校终止。在包分配制度取消之后,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只能自己找工作了,虽然社会中有大量的就业行业与岗位,但是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学历优势逐渐减弱,各行各业的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几乎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并且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过于落后,高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就业问题的认知度不够,无法正确发挥就业权益保护的作用,导致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遭受步伐单位与企业的陷阱危害。建议学校和社会积极构建相关的服务机制,开设服务部门,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权益保障部门服务的能力,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权益保障机制。各高等学校应该深入了解大学生实习权益维护的现状与实况,真正发挥权益服务的作用,建立并尊重学生权益的规章制度,對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受损问题尽快予以解决。同时,积极构建维权网络系统工程,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我有我言”权益保障系列座谈会等一系列方式,积极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搭建平台。

2.大学生就业陷阱表现特征

2.1欺骗性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为招聘单位以虚假宣传、大肆推广、热情巍山的方式骗取大学生的信任,在劳动协议中添加一些隐含的条款,以此欺诈大学生,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2.2诱惑性

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招聘单位通过大力包装,过度夸大的方式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以丰厚的待遇优势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来诱惑大学生,一旦大学生被骗取到单位之后,则立马改变脸色,一副霸道的样子。

2.3隐蔽性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为,违法用人单位通过华丽的辞藻,看似合情合理,令人心动的招聘信息,给大学生布下层层陷阱。刚刚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经验有限,无法分辨真假,很快会落入用人单位的圈套中。

2.4违法性

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违法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一类是用人单位为了能够将人才留住,扣留大学生的证件,不让大学生走,迫使他们不得不签下劳动协议。另一类是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一方面给学生开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强迫他们工作,使他们不得不接受不公正的待遇。

3.大学生就业权益侵害分析与规避方法

3.1试用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会告知他们实际的试用期时间,并且试用期的工资也非常低,企业往往会向他们承诺在转正之后工资会大幅上涨,但是往往很多企业在员工试用期结束之后,就会找各种理由来辞退员工。

①危害性:员工长期在某个企业试用,不仅会使求职者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同时对求职者的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规避方法:在去这家公司入职之前,最好私下向其他员工打听一下,该企业的工作状况。如果已经入职了该企业,那么更应该与其他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了解一下情况,避免出现被侵害就业权益的情况。如果说,同一家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了多条相同的招聘信息,那么就说明该企业急需招聘员工,求职者入职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下,如果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之后间隔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发布相同的招聘信息,那么就说明该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存在一定的问题。

3.2招聘只为获取创意或方案

这一陷阱一般发生在一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中,聘请专家以及专业人才的费用一般都会比较高一些,因此用人单位想到了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来获取好的设计与方案。这类用人单位一般在招聘的时候会要求求职者带上自己的案例或者创意。

①危害性:这些企业,事实上并没有实际的招聘需求,求职者一心扑在这一用人单位之上,不仅浪费时间,还有可能会失去其他的求职机会。

规②避方法:面对这一问题,求职者实先要与用人单位沟通好,策划方案或者是设计创意的版权问题,并向用人单位声明,自己的创意不允许被随意拿来使用。

3.3短信招聘陷阱

通过发送类似于“某单位因为业务拓展需求,急需招聘业务公关,月薪一万元以上,可兼职”等招聘信息的,往往会在求职者上岗之前,让求职者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押金,在求职者加纳押金之后则渺无音讯。

①危害性:求职者如果轻易相信了这些短信,不仅会损失自己的钱财,还会存在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

②规避方法: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要坚信一个道理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

结束语

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系统工程积极构建大学生权益保障系统工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报刊等多种辅助手段,需要发挥各级维权组织的积极作用,需要把大学生就业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能否落实提高到影响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高度上认识。

参考文献:

[1]邱艳阳,张来春.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中的几个问题[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7):34-35.

[2]刘宇辉.浅析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意识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8):220-221.

[3]徐晓慧.论“新劳动法律体系”对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促进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31):348.

[4]江孝渔.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会维护“准会员”发展权益的探索[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04):13-14.

作者简介:蒋天宇(1991—),男,汉族,籍贯河南省镇平县,硕士研究生,助教,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就职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陈盈霖(1993—),女,汉族籍贯,硕士研究生,助教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就职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