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数学课堂练习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20-10-21王琪琪
王琪琪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堂练习,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促进师生交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课堂练习,探讨如何借助课堂练习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课堂练习;高效课堂;数学
引言
课堂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做题,而是要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拓展思维,让学生达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课堂练习本质上是通过练习,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而借助课堂练习来打造高效课堂,还要结合具体的学情,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与其他教学策略多元化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一、练习趣味化
通过课堂练习打造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打造趣味性的课堂,来激发学生对于练习的兴趣。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于“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价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与记忆本身都需要较多的练习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简单的计算练习容易让课堂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既要强调趣味性,又要强调高效性,教师可以围绕人民币本身,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练习,制作一些道具,举办“教室超市购物节”,让一部分学生担任收银员,另一部分学生作为顾客够买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借助不同身份的角色互动,来巩固已经学习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并进行简单的计算[1]。当然,实际游戏互动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生计算不出,无法找钱或超出付钱金额,教师要在一旁引导,进一步强化知识内容,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了学习的趣味性,更加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需要强调的是,练习趣味化的目的是促使练习更具趣味性,而趣味性本身是基于学生定义的,教师在设置趣味化练习时,不能主观臆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性格喜好,来设置课堂练习形式和内容。
二、针对性练习
在趣味化的基础上,还要做出针对性的练习,对于课堂内容,要形成有重点、有区分地练习内容,才能够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练习主要针对两个方向,第一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练习。在小学数学中,对于方程的求解相对较难,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被问题混淆,将问题复杂化,因此需要较多的练习来完成对于方程结构的理解。
第二是针对练习的形式进行改善。小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来源于他们本身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经验。因此,在练习时,教师要尽可能将练习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练习本身这中模式,同时对于学习内容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对于“千克”的学习,学生对于这一名词概念的理解相对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如称体重、量书包等,学生就能够对于抽象的概念进一步理解。
针对性练习的目的,是提升练习效果,也不是加大练习难度,在设置针对性练习时,要着重强化教材内容的相关知識,通过练习达到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的效果和反响比较好,可以在基础知识上,进一步进行拓展内容的练习,主要还是要以学情为主。
三、多样性练习
多样化练习主要是基于课堂本身时长有限,教师要通过课堂练习的设计,来达到较少的练习,最佳的效果,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内容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让学生通过辨识三角形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练习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学生对于不同分类三角形的特性认知,如制作几个不同的三角形模型,遮住其中两个角,露出钝角,让学生判断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不同三角形的特性,迅速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的知识内容。
多样化练习不仅仅是练习形式上的多样化,还需要与其他课堂教学策略相结合,形成对于练习内容的强化,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的高效性[2]。同样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通过遮挡模型,可能会出现学生参与感不强,部分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学练习中,通过各个小组的相互“比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课堂练习是比较重要的模块,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知识,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够强化学习内容。而在设置课堂练习时,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情相融合,选取适合学生的练习方式,要考虑到练习的效果,放大课程教学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锋.优化数学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115-115.
[2] 王青.数学随堂练习题应做到精简高效——以“百分数的意义”课后习题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05):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