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在中职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0-21倪盼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古诗词教学中职语文

倪盼

摘要:文本细读侧重于对文本细致的理解与剖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文章主要从课前准备、课中进行、课后巩固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中职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本细读;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阅读教学要求对语言进行学习、品味和鉴赏,但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便捷,教师依赖于网络资源及教参的程度日益加重,从而缺少了对文的咀嚼。而学生受当下快餐文化浮躁和功利特征的影响,很难静下心来品读诗词。因而汲取领悟古诗词中的精华,对文本进行细读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直面文本,寻找契合点

教师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潜心沉入文本进行品读,继而参考相关教学资料进行精读,完善教学设计。在细读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情,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做好导学案供学生预习。

2.学生预习先行,导学练习助力

在实施文本细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保证学生的预习真正得到落实,采用了“课前导读表”、“导学练习”、“三读要求”等形式布置了学生预习,保证预习环节得到充分落实,并注重抓好课前的检查。

在学习《一剪梅》前下发了导学练习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通过初读,读出内容;品读,赏出意境;美读,诵出情感的“三读要求”布置了几道相应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做好预习。

二、课中进行阶段

1.课前五分钟,分享预习成果

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言进行预习竞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课前收集的与要学习的古诗词相关的拓展知识,通过口头表述,书面表达,或借助多媒体呈现预习成果,学生自主发言对古诗词的理解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由此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2.师生研读,齐赏同析

立足于诗词文本,以导学案为线索,学生在反复诵读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品读古诗词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进而领悟体会诗人所传达的情感。

(1) 细读意象与意境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品析意象,感悟意境是鉴赏诗歌的必经之路。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找到意象,但是对于意象中所寄托的情感不能较好的理解体味。教师通过细节来引导学生,如从季节、景物或植物的数量、形状、形态、颜色等方面去探讨品析,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感悟诗歌的灵魂——意境。

学习《登高》时赏读首联诗人登高俯仰时所见的一组镜头六个意象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并列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的谓语和介词。正是基于此,笔者在执教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去想象这样一幅意象叠加构成的意境画面,从而感受诗人韶华已逝壮志未酬的忧愁孤寂之情。

(2)细读章法与手法

在细读文本时,师生除了品析文本写了什么内容之外,还应要关注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来创作诗词的。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对章法和手法的细读不仅可以引领着学生学习体会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深入体悟古诗词的蕴涵,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如学习《一剪梅》时通过分析下阙所使用的比喻、对写、化抽象为形象手法的运用,以花喻人抒发时间易逝的感伤,容颜无人欣赏渐渐老去的无奈,以对写手法把相思之苦由己及夫进而通过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把相思之愁描写得淋漓尽致。

(3) 细读情趣与理趣

所谓“诗言志”,即诗人通过诗词来表达情感、思想。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诗人的情感,细品诗歌中的情趣,品悟诗歌的理趣。

学习《青玉案·元夕》时,辛弃疾借“那人”来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在课堂学习时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的三种境界(迷惘 执着 顿悟),让学生懂得想到和得到之间最重要的是做到,以此让学生深刻理解坚持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三、課后巩固阶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本细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应延伸到课后进行巩固落实。

1.微朗读

由于诗词风格不一的特点,学生课后收集相类似诗词或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作比较阅读后进行品读朗诵,以微信、班级群等方式传送给老师。

在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后,笔者布置了一次朗读录音作业。首先明确朗诵篇目,让学生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与其前期作品《如梦令》及晚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做比较阅读来体会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学生课下自主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共同讨论决定分工,制作音视频声情并茂的完成朗诵作业,一周后上交至班级交流群内,通过朗读体会其情感变化并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2.微感悟

让学生细读教师推荐于网上或班级群里的诗词(特别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由学生用两三句话反馈预设的开放性细节问题。恰逢中秋佳节,学生课下收集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并写下在此节日时家乡的风俗习惯或写下此节日时如何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此作业的设置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诗词积累,另一方面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微写作

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最终让学生达到读写结合的应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近两年来浙江省对中职生开展了“面向人人”语文项目竞赛,微写作所占分值比重较高,借此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在学习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后,通过分析理解诗词后,给同学们布置了“假如你是此时的杜甫,请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自己此时的心境”这道不少于300字微写作的训练题。

4.速写画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为了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布置了速写画的作业,把诗歌中营造的意境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进而感受诗人的情感。如对杜甫《登高》首联的意象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进行描绘。书画形式的作业,尤其适合装饰班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速写画的作业加深了学生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

总之,笔者通过多元化的课后巩固方式让学生加强对文本细读的运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信息化手段使用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年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22-123.

[2]卢东升.关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28,30.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古诗词教学中职语文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