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渭南地区的冬枣种植中的设施栽培技术

2020-10-21同建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解决建议

同建岗

摘  要:冬枣由于富含多种丰富的维生素,为人们所广泛喜爱。此外,冬枣还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例如蜜饯、枣糕等美味可口的食物,基于此,渭南地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开展冬枣种植产业,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但由于受到农业技术的限制,冬枣种植产业的发展步入了瓶颈期。如何打破僵局,更好的促进渭南地区冬枣种植产业的发展,是农业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一直思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渭南地区冬枣种植产业的现状及设施栽培等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于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对此后的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渭南地区;冬枣种植;瓶颈期;解决建议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中融入了科技发展的元素。在扩大产量、培育新品种的创新上,农业科学技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渭南地区种植冬枣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给冬枣的种植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就该地区的冬枣种植技术中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渭南地区冬枣种植的现状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渭河平原,由于其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种植成为当地人们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渭南地区属于我国西北部干旱区域,有着非常明显的北温带气候特征,从冬枣的生长习性来看,渭南地区的光照、降水量及温度极其适合冬枣的种植与产业的发展,该地区冬枣的成熟期对比其它同气温地区能提前十至十五日。但与此同时,渭南地区在冬枣成熟季节多阴雨天气,容易发生裂果等影响果品质量的情况。鉴于此,渭南地区的农业及科技部门进行充分调研,率先使用了大棚栽培及设施促早栽培技术对传统的冬枣种植方式进行改良,提升了枣农的经济效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冬枣设施栽培技术的瓶颈问题

设施栽培是经过农业技术部门充分论证并成功融入到冬枣培育技术中的成功案例,但由于冬枣种植及经营均由枣农自主开展,因此在生产培育技术及资金投入方面受到很大的局限,加之设施栽培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会面临诸多的突发问题,诸如病虫害增多、化肥使用不规范、落花落果较多问题等亟待解决。

(一)设施的结构不科学。为避免冬枣成熟期的陰雨造成裂果现象,渭南地区采用了大棚培育的方法规避这种天气状况带来的影响。但渭南地区枣农以自主种植为主,其大棚的构建以日光温室以及竹木等经济廉价型为多见,只有少部分以钢架修筑,绝大多数大棚由于建造中缺乏资金支持及技术指导,对于飓风、较大的雨雪等恶劣天气的防御性能低,一旦遭遇灾害天气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大棚中还对其他果蔬进行越冬种植,由于大棚内的气温在三月到四月间能达到35摄氏度及以上,不适合枣树的最佳光合作用温度(25—30摄氏度),给冬枣叶片造成很大的损害,直接影响冬枣坐果率。

(二)培育技术不规范。

1.修剪不科学。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渭南地区大棚栽培的树形多被枣农修剪成小冠疏层形,一般在树的下部留的主枝非常多,使得大棚内由于枝枝交叉,不利于空气流通及阳光照射,直接影响坐果率,同时还导致冬枣颜色不佳等影响冬枣质量的情况发生。在日常管理中,很多枣农在一年内对枝条环剥的次数过多,使得枣树生长缓慢,抵御病虫害能力减弱。不科学的夏季枣树修剪也给冬枣的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2.留果控制不科学。渭南地区的冬枣种植技术在逐年提升,坐果率也在随之增长,很多枣树还出现了坐果率偏高的现象,超出了枣树的承受能力,由于枣农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对坐果率偏高现象的忽视,使得在成长期形成了大量的落果,最终使得产量及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

3.农药使用不科学。我们在此次调研中还发现,渭南地区的枣树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多见的有干腐病、枣锈病、枣缩果病等。由于枣农缺乏预防病虫害的理念,多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才采取遏制的手段,使用农药频率较高,致使冬枣药物残留超过规定标准。高浓度多种类的农药也造成了枣树枝干及叶体在不同程度上的损害,影响了冬枣的质量。

三、渭南地区冬枣种植工作中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快规模化及产业化速度。冬枣栽培在渭南地区的种植面积近年来没有明显的增加,距离形成大规模化的产业链还有一定的差距,农业生产及技术指导部门要着力于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分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统一规划,通过对冬枣进行深加工等方式,实现规范化的生产,使枣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对现有的设施及技术进行改良

1.对大棚设施进行改良。要结合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的特点,使用优良的建设材料,构建出适合冬枣生长,能够抗风、抗雪、抗暴雨等抵御恶劣天气的大棚设施。在充分调研渭南地区四季的大棚温度平均后,结合冬枣生长各阶段的特点对大棚的结构进行设计,使用无后坡的日光大棚提高冬枣的着色率。

2.对枣树修剪技术进行科学指导。合理的修剪有利于枣树的生长,在大棚栽培中,保证空气流通及日光照射是冬枣生长的重要条件,农业技术指导人员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枣农讲解冬枣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以及修剪形状,一般来说大棚中枣树行距保证在3米*1.5米以上,修剪十字开心状为佳。

3.环剥及留果要科学。(1)科学的环剥方法保证枣树的健康生长。最佳的环剥期为枣吊开5到8朵时的盛花初期,选择晴好天气。宽度要以枝干直径的十分之一为标准,避免过度环剥影响坐果和树木生长,此外还要注意辅养枝的保留,避免干扰根系的正常发育。环剥一般可以保持1-2个主枝/年的频率,确保三到四年内更新全树。(2)科学的留果能够保证冬枣的产量及质量。冬枣坐果率过高直接影响着冬枣的质量,枣农要对坐果率较高的枣树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收成。

4.病虫害要以防治为主。农业技术人员在对枣农技术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以防为主”的观念,在病虫害发病前或者初期开始使用,在购买药物时首选低毒性,少残留的种类,并注意喷洒的频率及时间,避免对树干及枝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影响冬枣的质量和产量。

(三)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促进作用。渭南地区的冬枣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植,农业部门要积极为枣农争取一定的资金投入,促进冬枣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还要积极与其他地区的冬枣种植地区联系,多学习冬枣培育的相关科学技术,通过技术上的创新积极推进冬枣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渭南地区的枣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富强。

冬枣栽培是渭南地区前景非常可观的一项农业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枣农种植技术水平及发展理念的限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随着渭南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以及农业部门专业的技术指导,渭南地区的冬枣产业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也必将会成为渭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 纪晴,石倩倩,周军,胡孟豪,石卓功,段安安,和润喜.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6,34(04):80-85.

[2] 王清华,张兰英,马丙尧,杜振宇.土壤施钾对冬枣幼苗生长、养分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4,32(03):68-71.

[3] 李林懋,门兴元,叶保华,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周仙红,庄乾营.不同生长时期冬枣受绿盲蝽危害后应激防御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01):191-198.

[4] 马丙尧,邢尚军,杜振宇,马海林,刘方春.根系修剪与施肥对冬枣二次枝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01):183-187.

[5] 樊军.陕西澄城大棚冬枣管理的几项关键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2(07):22-24.

[6] 杨守军.根系调控对枣树(冬枣)生长及代谢影响的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

[7] 张琼,周广芳,沈广宁,祝恩元,王红清.冬枣果皮着色过程中类黄酮类物质成分及含量的变化[J].园艺学报,2010,37(02):193-198.

[8] 马庆华,续九如,姚立新,李颖岳.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02):57-60.

猜你喜欢

解决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建议
电力工程造价超概预算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与解决建议之研究
浅谈宽松货币政策给我国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专业课程系统开发研究造就毕业生就业优势
浅析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浅析大学图书馆占座现象
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