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2020-10-21曾良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5期

曾良华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学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究,希望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學科学;动手实验;有效性方法

1 小学科学教学实现手段

传统的讲授法是最直接的将知识传播出去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述形式传授知识。在科学课堂上讲授法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有效的思考,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探索。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的讲授需要语言准确,合乎科学,教师自身要对科学知识有一定层次的掌握程度,然后在科学课堂上传授科学知识。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的讲授还要合乎逻辑,语言严谨,做到有理论可依,有实证可依。小学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实现,讨论法可以调度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索欲望。讨论法最终要的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发表自身的意见,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层次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讨论法涉及到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譬如讨论法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小学可以中知识的传授还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进行,实验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验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法有一定的实验探究流程,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实验后的总结归纳,这些步骤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成为学生人生的方法论基础。

2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2.1 明确科学地位,重视科学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时代背景下,科学事业发展和科学人才培养都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认识科学课的重要性,并重视学生科学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然而,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像小学科学课这种与升学无挂钩联系的课程往往是得不到重视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带领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这样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显然都是大错特错的,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地位,并要认识到实验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外显的过程。在科学课学习中,实验动手操作过程比死记硬背科学结论更重要,教师只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为实现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2.2 注重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科学实验不仅能够在教室里和实验室中完成,很多实验也能够在学生家里完成,同样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动手实验拓展作业,把课堂上未完成或仍然存在疑问的内容让学生在家里自行动手完成,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进行拓展动手实验,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动手实验结果和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想法和思考。学校也要注意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学生家长作为监督人或是共同参与者,代替老师帮助学生开展课外科学实验动手教学,学生进行实验时的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在布置课外动手作业之外,同样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科学现象,将课堂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实验课堂动手实践的学习所得。学生在生活观察同课堂学习的结合中,能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这将会对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复杂和更具挑战性的科学实践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将动手实践从课堂中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能力,对于学生动手实践兴趣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这样能够真做到正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3 改进科学实验

培养实验创新精神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即一切按照教材实验设计方案而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不仅毫无新意,也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展开,容易出现实验现象不明显,延误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因此并不是最佳的实验方案选择,会对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实验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教学“不一样的线路连接”时,教材中提出的很多实验器材,学校的实验室都没有;同时对于四根接线柱的接线盒电路连接,学生也很难理解,容易出现掌握不好的问题,从而对动手实验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经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中并不一定非得用那些高端的仪器材料,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实验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课程,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动手实践与课本内容的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自主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同时也要注意将课堂动手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养成热爱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苏秋英.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 000(008):23.

[2]陈枝钧. 让记录成为习惯使探究走向深入——小学科学课堂提高实验记录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 名师在线, 2019, 000(001):P.47-48.

[3]翁圆.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研究[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8, 028(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