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丸剂改革的重要性
2020-10-21杨涵翔
摘 要:“治内者,自内达外,汤醴丸散丹之类,见于服饮者是也;治外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粉之类,借于气达者也”自古以来,中药剂型对临床实际疗效影响巨大。随着科技发展,药物制备技术的更新,传统剂型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本文从丸剂入手,通过实际临床疗效较简要论述丸剂改革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传统丸剂、滴丸剂、剂型改革
1.引言
《圣济总录》关于剂型的记载里较为明确的提出了古代的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而在《黄帝内经》这部中国最早的医籍所记录最常使用的药物剂型为丸剂[1]。作为一种存在了3500余年的剂型,丸剂的功效无可置疑,但由于赋形剂的特殊性,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崩解度不合格,染菌严重,卫生学不符合要求,口味不佳,用药周期长,服药量大,不适合急症用药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传统丸剂的基础上出现了滴丸剂、水蜜丸等新剂型。本文将以滴丸剂为重点对象,通过实际数据论述丸剂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个人思考。
2.传统丸剂优缺点分析
2.1优点
“丸者,缓也”是传统的丸剂的最大优势。作为一种缓释制剂[2],丸剂作用持久,临床不良反应报告少,十分利于治疗慢性疾病以及病后的调理。这是中医汤剂类药物以及现代化学药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当代,许许多多老年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老年疾病,更有利于丸剂的发展。同时得益于丸剂便于携带的优势,病人能随时随地服用,更适合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工作者们。
2.2缺点
传统丸剂由于赋形剂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崩解度不合格,染菌严重,卫生学不符合要求,口味不佳,用药周期长,服药量大,不适合急症用药。同时,在制备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加大耗材,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此,从临床治疗与建设节能社会的角度出发,中药丸剂的改革不可避免。
3.改革后的剂型及实际临床疗效
3.1滴丸剂的优点
针对崩解度高,染菌严重,起效缓慢的特点,科技人员结合现代科技与制备技术,开发出了新剂型:滴丸剂。系指原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熔融混匀,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滴丸剂的优势在于“三效”,即速效、长效、高效。传统丸剂含有或多或少的不溶性成分,导致药物作用缓慢,不适用于心脏病、冠心病、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突发性疾病。得益于滴丸剂水溶性介质易融的特点[3],其融散时间多在15-30分钟内,故能实现迅速起效。有的药物,比如速效救心丸,能通过舌下含服的方式在短时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部位,故能适用于急症用药,有效改善了传统丸剂作用缓慢的劣势。
3.2滴丸剂的临床实际疗效
李晓晶[4]选取2011-2013年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速效救心丸治疗)与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每组各50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达到了96%,心绞痛、气短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服用速效救心丸的患者无不良反应的出现。中医学认为,心绞痛属于胸痹的范围,而速效救心丸中的注意事项川芎具有活血止痛,调理气机的作用,再加上其他药物与之相配,能有效治疗胸痹。通过综合分析,速效救心丸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几乎百分之百),并且安全性高,适合于急症(如心绞痛)用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通过此实验还证明了传统丸剂通过改革还能为临床治疗发光发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存在数千年的剂型,它并不过时,仍然在守护着人类健康。
4.思考
丸剂具有明显的剂型优势,是天然的缓释剂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疑难病逐年增多,丸剂必将会为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与汤剂相比,它还携带方便,便于生产运输与保存。但丸剂的制备工艺还不是特别完善,药效也不全是那么明显,这些问题还需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改进缺点,使其疗效得到不断的提高,扬长避短才能为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我们迟早会面临药物的选择。倘若能将传统汤的选择汤剂生产为丸剂,在保证疗效不变的情况下更便于服用,那么岂不是能解决上班族空余时间紧张而不便于服药的问题呢?总之,加强对丸剂改革的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让传统丸剂得到继承与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医人的目标与追求。
参考文献
[1] 郭国富,陈天朝. 略论中药丸剂战略优势[J]. 中医学报,2012,27(08):990-992.
[2] 陈天朝,康冰亚. 中药丸剂的缓释制剂特点探讨[J]. 中国药业,2009,18(06):17-19.
[3] 荣立新,鲁爽,张保献.中药滴丸剂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3,19(20):325-329.
[4] 李晓晶. 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5,27(02):98-99.
作者简介:杨涵翔(2000.02—),男,四川内江市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