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
2020-10-21陶燕
陶燕
摘 要:六年级小学生需要将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技能进行综合,教师必须突破教学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针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六年級;语文;教学质量
对于一位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师来说,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永恒的追求,只有我们还在教学的岗位上,就需要时刻思索这一问题。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是对小学整个阶段的语文学习的一个总结,也影响着他们接触更深层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必须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借助单元导读明确目标
部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双线架构,语文训练体系清晰,目标明朗,教师看明白单元导读、课后练习题以及语文园地,就可以基本把握住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保不会跑偏。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要素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透过这诗意浓浓的话语,我们能感受到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看到这两条要求,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训练点“想开去”,旨在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能与文本产生共鸣,也能让自己的习作表达更具有自己的独特思想。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随时与“语文园地”进行勾连,绝不会让它单独存在于教学之中。教学《丁香结》,就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学习又一种“想开去”的方法,那就是由“丁香结”想到可以给人们启示的其它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这样,再进行第二课教学的时候,学生已经走进了语文园地,并且做到了“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上的学生由丁香结想开去,谈到郑板桥看到竹子想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谈到了王安石由梅花想到了“凌寒独自开”,也谈到了白居易由草想到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教学进行到这里,再安排写话练习,这样的语文训练重点就显得很突出了。当进行到习作教学环节的时候,学生已经对“想开去”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中写话也进行了三次。习作内容是“变形记”,更加贴近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当提出这样的习作要求时,学生畅所欲言,思维活跃,想象力相当丰富,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一单元习作。
二、以互动增强学生主动性
步入初中后,学生需要以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在小学即将结束的这一阶段,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以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久以来,课堂都被教师牢牢掌控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缺乏交流,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只有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参与者、交流着、合作者,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组织活动、提问、自由发言等契机,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笔者在课前预先准备率一些问题,上出示在课件上,像北京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文章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展开叙述的?等等,让清晰的展示和精准化的问题不断的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力。然后走下讲台来和学生一起互动交流,探究问题的答案,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创新提问指导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很多课文在描写上、叙述上平平淡淡,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感和力量。小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很多东西难以品味的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挖掘。
比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本篇文章语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通过细腻的描写,依旧成为了一篇经典之作。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青春年少的小学生自然不会感慨时间流逝之快,相反他们有时还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希望时间能够快一点,自己能够早些长大。所以,对于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慨叹,学生是不会感同身受的。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能够更好的利用时间。文中提到:“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据此,笔者让学生算一算大概有多少日子从自己的手中溜走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算出来后,笔者让学生想一想,这个逝去的这么多天里,可有哪一天是记忆非常深刻的。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恍惚了,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时光一去不复返。
总而言之,小学六年级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希望诸位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努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亚男.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学周刊,2019(11):46.
[2] 石艳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