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客·STEM与小学科学课堂的融合
2020-10-21邓国琼
邓国琼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变革。其中,科学学科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个部分,在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创客·STEM理念的广泛传播,新时期科学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呢?笔者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希望对其他一线工作者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创客;STEM;小学生;科学
STEM教育出现于21世纪初,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统称。推动·STEM与小学科学课堂的融合,不仅仅是将这4个词堆叠在一起,强行加入到课堂之中,而具要选择好切入点、组织好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发挥STEM教育的价值,推动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长。
一、问题引领,培育学生探索思维
工程学中普遍认为经典的工程过程是设计和再设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完成STEM意识的渗透,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基于问题式学习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工作,从而在问题引领学生们让小学生们去主动思考、探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掌握科学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能力,让我们的课堂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运动和力”这一部分知识,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正在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对于一些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我国于2013年6月13号发射了神州十号,今天我们也能发射火箭,大家相信吗?随后,教师可以演示释放气球火箭,使其运动起来,从而让学生们一起来见证,一起倒数三秒:3、2、1……模拟火箭升空这一社会现象有效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此时教师趁机提出问题:在发射小火箭的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呢?小火箭运动的力来源于哪里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自然主动参与探索之中,在探索过程中真正获得进步和发展。
二、手脑并用,培育学生实践素养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活泼好动,因此比起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动手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兴趣。为此,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去动脑、动手,手脑并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质疑与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升其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教科版六年级“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部分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学生们去理解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这一科学概念,进而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点的位置决定的这一道理。为此了实现这一目标,帮助设计了课堂上动手操作环节,即用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们准备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三种工具:一字螺丝刀、开瓶器、镊子,请学生们联系生活中拧螺丝、开酒瓶、夹东西等经历,从而为学生们设置如下的任务:如果我们要把食品罐撬开、打开瓶盖,将粉笔从杯子里取出来,你们会选择以上三个工具的哪一个?为什么这么选择呢?请学生们自己去动手试试。在如此学生操作的环节中,学生们手脑并用,科学与技术实现了有机结合,真正体会到了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从而树立起了在不同条件下灵活选择不同类型杠杆的工程意识。
三、拓展活动,训练能力
受到传统考试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依旧觉得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内学习,认为课内的学习远远重于课外学习。但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广泛性和实践性,要想真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引领学生们去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多样化、跨学科学的拓展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例如,完成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后,针对重力和弹力相关知识,我们可以设计“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引领学生去体会反冲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学生对反冲力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探究设计活动中请学生们树立“工程”意识,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的用途。依据本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实验活动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到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即反冲力,并能够自己去动手、用生活材料制作小车,探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我相信,在如此活动中学生们一定可以深入理解反冲力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高段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对外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爱动手,乐于操作,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本阶段学生的特点,主动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实现STEM与科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 顾建锋.对小学科学教学融合STEM教育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03):53-55.
[2] 沈香.浅议如何实现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