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木兰为例谈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道德教育作用

2020-10-21缪小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道德教育人物形象

缪小刚

摘 要:古诗词在教育过程中承担了知识教育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道德教育作用,古诗词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形象。《木兰诗》中描绘的木兰形象能够对学生进行两种层面的道德水平提高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木兰形象中的勇敢机智的个人精神、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等三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对挖掘初中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道德教育功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人物形象;道德教育

《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不仅具有知识教育作用,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们每天都会接受不一样的信息,受到不一样的影响。教师要教给学生在纷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良好的道德责任感与社会公德心的方法。《木兰诗》中的木兰人物形象传递出来的道德价值对于学生在今天的道德水平培养提高也不过时,重视《木兰诗》的道德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将木兰精神内化于心,应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达到在实际中提高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水平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木兰形象对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几个具体方面。

一、向木兰学习勇敢机智的个人品德

在《木兰诗》中,木兰是替父从征走上残酷的战场,这样的女子即使在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的社会条件下。木兰身上兼有女子的柔情与英雄的豪气,这种复杂性之中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師在讲解中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时代的差异性,使学生对古代社会以及古代战场的残酷性有一定程度了解,对木兰做出代替父亲走上战场的决定理解更加透彻。诗中对行军途中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作战环境的严峻。面对严峻的战争局面和艰苦的作战环境,木兰没有退缩,在奋勇杀敌的过程中木兰以及掩盖还要保护自己的女子身份不被军中同伴察觉,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发现木兰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女子。木兰不仅仅是代替父亲走上战场,还在残酷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取得了非常高的军功。以上种种足以说明木兰的机智。

例如,在《木兰诗》开篇,“不闻机声,唯闻女叹息。”就写出了木兰担忧父亲的孝顺之情,而木兰挑选行军所用物品东西的过程则说明了木兰心思细密,不然一个普通闺阁女子怎么知道上战场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一句既表现了木兰对父亲的关爱孝顺,也体现了木兰的爱国之情,下文中会展开详细叙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一句写出了行军路程的紧急与行军环境的艰苦,更加凸显了木兰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品质。

二、向木兰学习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木兰诗》的末尾,描写了木兰同战友从战场凯旋,朝廷对木兰进行职位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大量财物的赏赐,从侧面说明了木兰在战场上立夏的功劳有多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增加古代文化常识讲解,增加学生对军队晋升制度有一定了解,对木兰获得的职位提升速度有清晰认识,更加理解木兰英勇无畏,为国家拼搏厮杀的精神。

例如,课文中中“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一句写明了木兰升职速度之快,以及获得的赏赐之多。表面现象中蕴含的是木兰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木兰并不是普通女子,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她为了国家而英勇作战,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中顽强拼搏。而其后的“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更加显得木兰道德品质的可贵:对官职财富没有过多的追求,多年离家在外征战,心中都是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木兰身上爱家爱国的感情有机统一。

三、向木兰学习保家卫国的的爱国精神

通过阅读分析《木兰诗》全篇,不难发现,木兰代替父亲走上战场不仅仅是亲情,更多的是爱国之情。正是因为爱国,木兰选择了代替父亲走上战场这条路,没有选择其他解决办法;正是因为爱国,木兰才会对走上战场进行准备,熟练买好行军所需物品;正是因为爱国,木兰才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诸多战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使学生掌握互文、古今词义异同等文言文常识,对木兰的行为有更准确的认识。

例如,课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叙事句通过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购买行军物品的有条不紊,显示了木兰具有的深思熟虑以及细心及做事有规划等特征。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两句分别写出了战场的环境与作战残酷。教师要对诗句中涉及到古今文化差异的词句进行详细讲解,使木兰爱国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立体,提高学生从木兰形象中受到的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木兰诗》全文分为六段,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木兰的形象进行了刻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饱满的女英雄形象。《木兰诗》中对木兰勇敢机智的个人精神、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进行了刻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详细分析,对木兰的道德精神进行全面提炼,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塑造,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军荣.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J].亚太教育,2019(05):34.

[2] 俞燕燕. 中学语文古代叙事诗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道德教育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