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欺凌现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20-10-21曾实之
曾实之
摘 要: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也越来越关注校园欺凌事件,国家也出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制止。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家长”,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学教育;心理健康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责任感、法律意识、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弱的,很容易就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健康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位学生就好比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需要人去栽培,才能茁壮成长,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长出阻碍其发展的枝条。
一、信息教学,正视青春期身心发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同时,青春期是一个性格较为冲动的时期,教师在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使中学阶段的学生正确明白并认清、正视身心发育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到了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们正视青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健康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青春期身心变化”的教育,让学生正视身体的成长。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都认识的明星做对比,例如利用“家有儿女”刚刚播出时演员们的样貌和现在演员的样貌做对比,然后提问学生:“这两张图片中的演员他们都有什么变化呢?”,通过对比的形式来让学生认清青春期身体的成长变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做好课堂的导入。然后,再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讲一讲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消除学生对身心成长的忧虑。青春期是一个发育重要时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改变,教师要教授学生在生理上多锻炼身体、讲究个人卫生,在心理上要合理地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不要乱发脾气,正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家校一体,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校园暴力事件日益增多,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家长过分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若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会对其进行指责甚至是打骂,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每位父母不应只让孩子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或引导青少年。遇事时的过度指责,甚至辱骂,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的落实“家校一体化”这一教学理念,使得学校能够和学生家长共同携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即时通讯软件便捷着我们的生活,在落实“家校一体化”这一理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家庭教育更加专业,更好的对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引导孩子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普法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不能够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所以说,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时候,学校不仅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更要对学生进行普法教学,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校在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找当地的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中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普及法律知识的讲座,使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认识到触犯法律的严重性,从而约束中学阶段学生中的“不良行为”。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多组织课外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师、学校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该意识到校园欺凌现象的严重性,积极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只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携手起来,共同合作,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减少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0-14.
[2] 胡学亮.中小学校园欺凌高发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1):31-37.
基金项目:本文系邵阳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YGH1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