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形启发的构思对未来大连建筑设计的影响

2020-10-21闫拼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树形共性空间

闫拼

摘  要:以往树与建筑的研究通常是将树作为建筑外环境的一个构成因素,而此报告的研究是将建筑本身与树的联系进行展开的。建筑与其他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空间。树的形状在建筑中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的一种图案,而且还体现在构成建筑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这就意味着树与建筑可能存在着某种共性,正是这种共性引导建筑师潜移默化中把树形带入建筑之中。

关键词:树形;环境;空间;共性

1.研究目的与意义

发现建筑空间中的树形这一建筑学现象之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状况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建筑的重新研读和分析,寻找树形在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2.树形的概念

树形,就是指树的形态。

什么是树?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形成树冠。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

树,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都非常符合自然结构又益于生态平衡。它们的生长过程与地理位置、阳光雨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时树叶枝干又能彼此触碰、纷纭交错,这种简单又复杂、自由又弥合的生态深蕴着健康的内涵、孕育着丰硕的成果。建筑也应该向树学习,这是树给我的启示。

3.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

在界定对“树形”与“非树形”建筑时,需要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同时,同为树形的建筑形态,但不同建筑师的概念和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这是就需要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为归纳与总结打下基础。

2)背景分析

建筑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文化、历史、技术、宗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讲,大多数的设计都是地域的产物。在对某个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时,要避免将案例脱离于客观环境之外。同时对设计作品时建筑师所处的背景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些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建筑师的创作。

本报告主要考察了大连冰山慧谷生态综合产业园,地址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南路888号。它的前身为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30年,是有着88年历史的国营老厂。随着城市发展,大批工厂逐渐从市内迁出,留下厂房遗迹。大冷原址将华丽变身为“冰山慧谷”智慧生态综合产业园。

3)图解分析

图解分析是进行建筑空间研究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报告涉及的原型理论就是对形式进行概括与提取。抽象原型图、组织序列图利于直观这些建筑案例中树形的形态特征、空间组织方式和构造手段。图解方法帮助理论框架、相关要素和总结性内容进行归纳,提高了分析的效率。

4.树形的多重意义

4.1树的空间意义

一棵树所形成的空间是一个很理想的驻足停留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惬意地交谈,进行各种活动。事实上,树所具有的独特空间的确对人类的栖居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而这正是因为树所具有的特殊空间形态。

4.2树的空间特征

树的基本形态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个部分。树根深埋于地下,伸展绵延,是树稳固的基础;树干笔直向上,承托树冠;树冠分枝繁茂,多沿水平方向伸展,利于树叶吸收阳光。

半敞开空间:空间一部分由高度较高的乔木围合,限制视线的穿透,另外一侧则相对开敞。这种空间在自然界中出现在树林的边界地区,其特点是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获得开敞的景观环境。

遮蔽空间:大量树冠茂密的高大乔木组成的群落,浓密的树冠形成了空间顶部的遮蔽,同时水平方向又是开敞的空间。一般说来,该空间为夹在树冠与地面之间的宽阔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于树荫之中。这种空间类似于半室内的建筑空间,空间的主要流动集中在水平方向的一个维度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以及公园里的树阵绿化所构成的空间就类似于此空间。

封闭空间:此种类型的空间在遮蔽空间的基础上更为封闭,除了顶部的遮盖,其四周也均被小型树木所封闭,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隔离感。

垂直空间:运用树干高耸笔直、树冠相对稀疏的乔木构成一个竖向维度、顶部开敞的空问。设计所要求垂直感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这种空间类似于哥特建筑的竖向空间,其动势能引起人强烈的知觉反应。

4.3树的装饰意义

树的美学价值使它成为人类社会最早的装饰之一,这种以树为主题的装饰分布在各个时代的雕刻、壁画、织物、器皿中,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装饰往往来源于自然,这是因为它通过模仿自然的生长、平衡和活力,将生机逐步融入到无生命的建筑中。本研究则将树枝引用到建筑中进行装饰,树枝的范围从手指到手腕粗细大小,设计出来的作品材料可以全部回收,是非常绿色和可持续的。建成的作品往往能唤起人们对森林的渴望,并让人们遐想,在城市中也能真切嗅到森林的气息。

4.4树的生态意义

树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树和环境的生态关系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树木通过自身的变异,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二是树作为植物群体在不同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森林是地球上物質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枢纽,首先,树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态系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稳定,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创造了必备的条件;树木表面的微生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成分;此外,树木的遮阴和蒸腾作用可以显著降低空气温度。

5.树下空间

建筑中对树下空间的模拟是当代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设计手法。“树下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空间类型,这种类型的空间表现出树的主要空间特征:

1)中心的垂直支撑结构

2)顶部的向心性围合

3)水平空间的通透

树下空间属于半开敞的空间类型,其支撑结构所占据空间较小,因而具有空间连续、视线通透的特点,可以满足人流的自由穿行,能够容纳各种类型的活动。因此这种空间常被展览建筑、休闲建筑或景观建筑所采用。

从使用者的空间感受来讲,树下空间符合希尔德布兰德提出的“避难所”与“视野”两种空间愉悦属性,因此可以给人以空间的和谐、舒适的场所感。连绵扩展的顶棚阴挡了日晒和雨雪的侵袭,维护了空间的稳定和舒适;顶棚下的空间则开敞通透,从内向外延伸的开阔视野赋予了空间张力,同时满足了人对于自然和景观的需求。

6结论

在空间模拟方面,树形空间的设计仍然可以看作是古老的原型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树形和人的神秘而复杂的联系在建筑的空间中必然地被表现出来,这正是由于建筑是人类世界观、文化体系、民族传统的体现。

在结构元素方面,树形元素的运用都是基于理性的前提之下,结构的形式首先要满足力学的性能,其次要满足空间的需求,树形的应用通常是连接这二者的纽带。钢结构的力学性质使树形分枝结构成为理想的结构模型,这种结构的形式又因树形的隐含意义而具有很好的视觉美感,成为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

在生态建构方面,树的伦理意义和机制原型正表现出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极大潜力。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树所蕴含的生态内涵正是这个时代人类社会最稀缺也最渴望的。建筑植被的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生态之路,利用树本身的力量去建构更大的“人工-自然”之树,这种方式必然会被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炯德,新仿生建筑——人造生命时代的新建筑领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仁[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丹.树·建筑.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王莉英.结构仿生建筑的形体生成及空间特征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李小海 曾坚.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世界建筑04/2006.

猜你喜欢

树形共性空间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树形灯
云南葡萄架式和树形应用调查分析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浅探日本松柏类盆景的制作
疏花疏果和整形修剪对桃果实大小的影响研究进展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