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小议

2020-10-21冉光智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语文艺术

冉光智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课堂提问的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运用科学的提问方式,把握课堂提问的环节,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百科之母”之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去机械传授、应试化的教育模式,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问作为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中,笔者发现:由于教师对问题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导致问题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和思考性,最终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提问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1 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课堂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其关键的环节。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强化提问的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点在于课堂是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还是学生一直处于懒散的状态,走神、开小差。在课堂上,初中学生虽然比小学生要“规矩”很多,但上课不认真听讲,走神的问题依然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小“手段”来引领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提问,则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不同的提问方式取得的效果截然不同。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科学把握提问的内容、方式和提问时机,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激发學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要求现代语文教师改变过去单向传授、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科学提问、善于提问”,注重提问的艺术,则是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学的目标为: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虽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形象特点等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把握这篇外国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似乎具有难度,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教学中,巧妙地通过问题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菲利普夫妇是自私冷酷的吗?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让学生以教师的问题为方向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初中语文问题设计常见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与问题的设计、提问时机的把握等因素息息相关。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在提问的设计方面常见的问题有:问题的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不仅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还应当结合提问的对象——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等。然而,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问题设计往往比较随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读,对学生的特点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最终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效果。此外,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缺乏逻辑性,导致学生无从回答,这种脱离实际的提问方式,也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效果。

3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3.1 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是课堂提问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一般而言,好的课堂问题,往往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差异性,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故乡》一文时,笔者设计的如下问题: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深入解读文章中的语句,有哪些揭示了作者此次故乡之行的体验与感受?作者写《故乡》一文的真实用意何在?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问题的差异性。

其次,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课堂提问应当注重启发性,而非机械的问题与机械的思考。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提高学生把握文本内涵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的提问。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的问题,不仅紧扣主题,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认真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3.2 运用科学的提问方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第一步,而提问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笔者认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通过点拨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3.3 科学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的关键所在。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科学把握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一般而言,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进行导入,创设问题导入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两个提问的关键环节:重点、难点,即要善于在重点和难点处提问,强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提问,把握提问的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红云,汪志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研究[J].江西教育.2018(03).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初中语文艺术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纸的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