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操作、体验

2020-10-21屈玲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具正方形表面

屈玲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是一节几何概念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那么,怎样上好一节几何概念课呢?前段时间,我参与了展示课《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上课、磨课、评课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几何概念课可以怎样上?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思考。

1 借助生活强化感知,建立概念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来源于现实,扎根现实。在教学中,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建构数学概念,从而真正获取知识。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面積,如:黑板、地板、数学书、作业本封面、文具盒的表面有面积,再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学具袋(信封)的面积在哪里,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的面积,使学生把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让面积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

2 把握概念本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概念的含义

观察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动手操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知。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想成和发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的材料,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分析研究,揭开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面积的概念本质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通过让两个学生动手比赛给黑板上两块大小不一的土地涂色,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就是它的面积,再通过具体动手摸一摸数学书、信封等身边物体的表面,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多大,它的面积就有多大。然后通过动手给平面图形(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刷上颜色,学生在动手刷的过程中,体验了封闭图形有多大,它的面积就有多大,而不封闭图形没有面积。学生在一次次动手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了面积的概念。

3 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理解概念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学生的再创造,即学生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发现出来,才能有所创新”。因此,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置身于探索的学习过程中。

(1)给学生提供动手的空间,摸一摸、涂一涂、刷一刷物体的表面,比一比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知,理解面积的概念。画一画:在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2)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的空间。操作是外表,思维是内在,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呢?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让学生自己总结面积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发挥学具功能,强化概念。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借助学具的特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简单化。在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大小时,当学生肉眼无法判断时,老师给学生提供一种学具——方格纸,只要学生把方格纸放在长方形或正方形表面上,通过数格子就能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从而顺利比较出大小。学具方格纸的使用不但解决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问题,而且更好的帮助学生强化面积的概念。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的习得不是浮于浅表的,而是通过经历想象、操作体验、观察发现、思考感悟、交流分享、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触碰到学生的思维深处,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具正方形表面
重构正方形
太阳表面平静吗
超级变变变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移火柴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表面与背后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