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2020-10-21高超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给排水设计市政

高超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海绵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市政给排水工程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时的科学与否对城市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海绵城市雨洪水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水资源的再利用。本文首先介绍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随之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列举了我国城市目前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就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及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相关领域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项目的质量、安全程度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之后城市的建设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新兴理念,并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海绵城市理论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在提升城市排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率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提高了利用雨水资源的效率。这一理念的应用为给排水设计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提高了城市建设科学性,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 海绵城市理念包含的内容以及重要性

1.1 具體内容

何为海绵城市?通俗易懂的讲,可以将城市理解为一个海绵,使得城市像海绵对水具有吸收能力的同时还能快速地将水排出,也可以将它称为水弹性城市。它能对雨水进行自动存储和自动净水,以及在需要用水时的自动释放,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1.2 重要性

我国对雨水、民用及工业废水等利用不足,并且我国的水资源也相对匮乏。因此,对雨水的充分利用,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为了加强水资源的收集效率、促进其利用率,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较好的方式。而且,通过此种方式,现有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同时,城市城市排水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在此基础上,城市的发展也会更加科学合理。

2 现阶段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养护与建设工作不平衡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建筑物已经延伸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因此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给排水建设材料,发现这些材料难以适应建筑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与建造给排水的方法方面也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只注重地上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地下部分疏于管理,建设进度难以令人满意。现阶段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给排水设计建设都刚刚开始,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不及时,难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雨水利用不充分

随着城市的硬化道路越来越多,混凝土道路让雨水渗透效果大大减小,这种材质的道路严重影响了雨水的生态循环,很多雨水不能够经过地表渗透到低下,只能够通过蒸腾作用或者城市排水系统排到一些大型流域中,对于整体水循环有着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面临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如果是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工程还是处于初步阶段,相关的技术不是很先进,技术标准也不是很明确,再加上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比较快,整个城市排水工程还不够完善,甚至发生雨水、污水管道共用的情况,导致雨水的循环利用造成了阻碍。

3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3.1 更新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

在给排水的实际设计中,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对海绵城市的解读,将海绵城市的优势融入到给排水中,同时要对海绵城市的给排水理念进行更新,不断对给排水进行优化,让给排水系统的效率得到不断提升。首先是一般情况下,在给排水的实际设计中,要经过路面高度的合理设计,低于绿化带高度。适当提升路面标高,对绿化带标高展开严格的控制,从而让雨水避免进入到排水管道中,让雨水资源被浪费。另外是要避免雨水进入到绿化带中,将绿化带内的泥土带走。其次是在现阶段,城市内的给排水已经基本建成,在后期的不断完善中,要注重对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注重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在雨中花园的实际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情况,经过对当地城市的调研,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2 车行道和人行道设计

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路面平稳性比较差,其路面所使用的材料都不具备透水性,所以,一旦其路面出现了坑洼等现象,就会导致其路面呈现积水的状态,车辆在该路面上行驶会有较为明显的湿滑性,无法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还会给路面地下水的供给形成阻碍,进一步的促成热岛效应的形成。在“海绵城市”理论下,需要改良原本的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施工材质,选用透水性比较好的路面,尽可能地减小其水径流的总量,开展地下水的回流等处理,避免路面再次出现积水现象。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可利用中下面层和基层的非透水性材料形成路基的保护膜。

3.3 附属设施的设计

3.3.1 路肩边沟的设计。传统的路肩边沟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进行建设的,但是此种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城市排水净化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因此在实际应用方面价值度相对较低。而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路肩边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草坪的种植,形成植草沟。此种方式不但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因为草坪能够对雨水进行采集并吸收,可以使得水流进入路肩边沟当中,可以对水进行传输并净化。

3.3.2 路缘石的设计。按照各自特点的不同可以将路缘石分为平缘石以及立缘石两种形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参照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平缘石的高度方面和地表相同,一旦雨水和平缘石接触就会被引流到排水口,进行有效地排水。但是平缘石具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其排水引流的效果相对较慢,因此可以将其设置为凹形的方式。而立缘石在设计过程中要高于周边的地表,因此在雨水接触到立缘石时就会顺着其慢慢流入排水口。但传统立缘石设计相对粗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其功能的发挥。而海绵城市理念下立缘石的设计需要通过间隔式以及打孔式的方式有效提升其效用。

4 结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是对我国各项建设规划全面响应的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良好应用也将进一步带动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陈沛.生态城市背景下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及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97-98.

[2]王亦斌.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居舍,2019(24):122,163.

[3]芦立新.生态城市背景下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及要点探析[J].四川水泥,2019(8):93.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理念给排水设计市政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现状
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深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