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与小学舞蹈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2020-10-21齐忆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舞蹈小学生教育

齐忆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书本教学已经跟不上现代化教育的步伐,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忍耐力,四肢协调能力,将舞蹈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让舞蹈教育与德育教育环环相扣。

关键词:小学生舞蹈教育;德育教育;舞蹈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1 舞蹈教育起源综述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现在培养学生主要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有机结合,以前在培养孩子学习成绩时往往忽略掉了思想道德教育和体力类的教育[1]。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小学舞蹈教育是我国推行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舞蹈教育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舞蹈不仅仅可以锻炼忍耐力和四肢协调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学习舞蹈可以提高孩子发现美的能力,德育教育也是不可以忽视掉的,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能力。[2]

在中国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舞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舞蹈的影子,狩猎、庆功、祈求,是最常见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在人们发现的文物中就有对舞蹈印象,新石器时代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就是其中之一,纹彩陶盆里的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藏族锅庄、羌族巴当鼓就是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舞蹈,现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舞蹈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方法,在肢体动作出加入感情,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妩媚婀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刺激了舞蹈的发展,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迁徙,促使了多种舞蹈的结合,也奠定了唐代舞蹈金字塔的基石,现在口中所向往的大唐盛世,重回大唐也是有原因的,唐代是舞蹈的辉煌时刻,经济的繁荣带领着艺术的进步,使大唐成为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辉煌时代。在不同时期舞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舞蹈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6]。

2 在舞蹈教育中开展德育的作用和意义

常言道“气质无好坏,性格有优劣”。在舞蹈中开展德育教育,刚开始进入学校的小孩子大多都有胆怯心理,不敢与人接触,这种心理想要克服也是很容易的。舞蹈里有单人舞蹈也有群舞,而群舞恰恰可以提供这种机会,群舞是需要与人合作来完成的,这就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胆怯心理,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与人交流,认识各种性格的人,在现如今的社会提倡的是合作精神,合作可以双赢,取长补短。正是通过舞蹈训练,在人生的转折期中给予相应的舞蹈教育,在排练中的不断磨合、不断配合,能让学生们懂得多体谅、多包容他人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形成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所以学习舞蹈是能够激发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7]。

3 德育和舞蹈教学渗透融合的策略

从教学内容出发,择优选取德育内容,在现在的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舞蹈仅仅是学习一下皮毛,在舞蹈教学中缺失了德育教育的影子,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仅仅是因为需要上课而上课,没有传输到舞蹈的文化意味。舞蹈作为一门通过肢体动作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艺术,它是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小学生们的思维很跳跃,加以引导就可以更好的举一反三。在教师选择教材时,结合视频影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心理,要挑选出优质的教学材料,促进学生们的兴趣,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舞蹈作品的学习,能让孩子们了解生活美,从而潜移默化起到促进孩子们心理情感不断发展的作用。

通过反复练习舞蹈动作,磨砺学生心性,让学生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学习舞蹈时对做的不准确的姿势进行反复的练习,磨炼学生们的毅力,让学生知道想要做成一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努力是不会成功的。懒惰心理是现在学生们的普遍现象,为人师表就是要教学的同时做出一副表态来,以身作则也要将一些优秀名人的故事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使小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比如舞蹈家吴晓邦的故事,吴晓邦的代表作有很多如:《思凡》、《虎爷》等等,吴晓邦成名的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此吴晓邦的作品都是一些暗示、讽刺当时生活环境的一些作品,比起先人的努力,后代人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明显。孟子曾写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在学习中是肯定要受到身体的磨炼,不要怕吃苦,能忍受得了身体的劳累就可以迎接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发奋欲强的心理素质[3]。

在群舞中,动作一致、队形整齐、情绪到位等因素是衡量该作品整体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因排练过程中需要种种磨合,在不断的自主合作、相互合作中,能让小学生们自发的、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索,这还有益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促使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在舞蹈领域中能主动学习,相互贯通地也能其他领域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接受舞蹈教育之时,不仅能提高个人处事的主动性,还有益于培养当代小学生的集体观念与集体荣誉感。一个人的强大是不行的,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懂得同伴的重要性,群舞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性,克服害羞心理,为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帮助[4]。

4 通过排练舞蹈培养学生爱护环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先要把这段舞蹈的故事背景讲解清楚,这样能让学生理解舞蹈肢体所表达的含义,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进行训练时也可以事半功倍。现在我们的大自然已经严重污染,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们从小爱护环境,所以我特别选择了一个优秀的群舞作品《鸟,鸟,鸟》来排练,该作品是为了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因为人类的大量砍伐树木和杀掠鸟类,现在许多鸟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都变成了稀有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和平相处,人与大自然也是需要和平相处的,地球上的任何东西缺一不可,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保护生态环境,生物链的缺失只有害处没有益处,希望通过此次的排练让学生们意识到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让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现在人类保护的不仅仅是鸟类,而是整个大自然,整个生态系统。人與大自然的和平相处要从现在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

当走到一片树林听到一群鸟儿悦耳的歌唱、当清晨第一楼阳光照在大地上、当淙淙流水清澈见底看得到鱼儿、当春天万物复苏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泥土味儿,鲜花开在烂漫山野鸟儿啼叫,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要心怀真、善、美,发现大自然的美,保护这份美,让这份美维持下去,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这是责任也是使命。

5 结语

舞蹈教育对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的肢体表达可以影响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悟,这些感悟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综上所述,处在人生起步期中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们能在此阶段接受舞蹈教育,对她们在接下来人生中的全面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将舞蹈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还需要我们教师要不断进行实施、引导和规划,希望通过以上观点让舞蹈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来不断促进我国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浅析德育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20(14):204.

[2] 王会丽.“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J].科技风,2020(13):44.

[3] 陈建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27.

[4] 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5] 汪飞虎.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古诗词解读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 张二妮.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阅读审美能力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7] 张帆.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舞蹈小学生教育
舞蹈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是小学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