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伦理视角谈高中生物教育的内涵

2020-10-21王梅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高中生物

王梅

摘 要:生物是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偏高,大部分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有一部分老师以生态伦理为分析对象,了解高中生物教育与生态伦理之间的相关性,不断突破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桎梏以及负面影响,充分体现生物教学的时代价值以及作用。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从生态伦理视角谈高中生物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生态伦理;高中生物;教育内涵

在对高中生物教育进行分析及研究时不难发现,这一学科的教育内容以及形式比较复杂及多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老师需要以生物能力学为重要的出发点,关注生态伦理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重要呈现,将创造性的生物教育策略以及形式落到實处,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突破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束缚,保证学生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实现个人生物学习成绩的稳定提升,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生命观。

1 生态伦理视角

生态伦理学主要以伦理学与现代生态学之间的有机组合为依据,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伦理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备受关注,这门学科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伦理以及道德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提升来约束和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以及伦理态度。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育来说,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生态伦理学的分析以及有效融入,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路径以及发展方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生态伦理教育的大力落实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对于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老师必须要关注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构建要求,明确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全新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人类发展过程之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行生态道德教育以及生态伦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文明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充分凸显高中生物教育以及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及优势。

2 倡导公平协作促和谐的思想

结合理论分析可以发现,生态伦理十分注重不同物种之间的协调平衡以及公平发展,对于人类以及其他物种来说,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价值,因此具有平等的发展权以及生存权。对于各种生物教育教学改革来说,在内容分析以及实践研究时必须要以公平协作和谐为重要的思想,关注人类发展以及进化过程之中的同行者,以生态协调发展为依据,了解其他物种生存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再以人类作为主宰决定其他物种的生存以及死亡。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高中生物教育中所涉及的生态伦理要素比较复杂,老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解读以及分析,了解公平协作促和谐思想的融入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关注生物教育这种生态伦理学的重要体现,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既要坚持人类的主体地位,又需要注重协调发展以及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让青少年学会善待生命和尊重生命。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之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元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时明确提出,公平协作促和谐要求老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以及人生观,鼓励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合作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3 坚持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老师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依据,关注素质教育的主体路径。其中生态伦理视角之下的高中生物教育所涉及的素质教育内容更为复杂,不管是生态伦理教育还是高中生物教育都需要以环境教育作为基础,充分体现生态伦理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及内涵。对于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来说,教育内容比较复杂,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开始积极的调整生态教育策略并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课程之中,我国也需要结合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关注生态教育理念的有效践行,分析生态教育与生态伦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生态伦理知识作为一种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积极构建完善的课堂教育环境。老师需要坚持实践性基础教育的共同语境要求,帮助学生能够对生态伦理以及生态观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构建完善的认知框架,这一点对我国高中素质教育的强化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生态伦理教育与高中生物教育之间的融合对培养学生理性生态人的意识意义重大,学生可以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尊重自然、了解生物以及自然界的运行内在规律,从而发自内心的学会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和尊重自己。老师需要坚持和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践行,关注生态理性思维的正确处理,积极协调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运行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个人的生命价值以及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剖析以及研究,重新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身相应的贡献。

4 结语

生态伦理视角之下的高中生物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及多元,老师除了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改革之外,还需要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了解生态伦理学的具体内容及应用要求,积极调整各个生物教育方向以及策略,不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顺玲. 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 蒋朝君.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M]. 东方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高中生物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壮族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因素探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