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视野下企业技术推动高校人力资源培育战略研究

2020-10-21赵磊岩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双一流

赵磊岩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的竞争上,如何让学科建设在具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高校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之一。文章从解析“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入手,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增长点,在交叉创新中实现突破,通过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科学技术前沿研究与高校的理论知识前沿研究结合起来,构建高校人力资源培育新战略。

【关键词】一流学科;企业技术;人力资源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9-0163-03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发生变化。“985”高校、“211”高校代表着高校的较高水平,具有相对固定性,也是高校“身份”的象征。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将“不固定性”引入高校建设体系,该项实施办法体现出最鲜明的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就是注重学科建设的“动态性”。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学科进行评估,划分等级,按比例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各省(自治区)也根据评估结果,将地方高校评级靠前的学科纳入省(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的“动态性”体现在“可上可下、可进可出”,5年一个建设周期,结束后再次评估,按结果重新确定入围名单,这无疑为地方高校凭借学科发展上位提供了机会。国家、各省(自治区)的高等教育建设经费也都高度向一流学科建设倾斜,体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向品质化、精细化发展,改变之前经费的粗放式投入给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方式,精准细致到选优培优,助力一流学科发展为世界一流学科。最终以学科发展助推产业升级,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目前,大部分入选的国家、省(自治区)级一流学科,都是高校积累了多年办学资源的优势、特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高校必须继续投入经费和资源巩固和发展这些传统的“王牌”学科,因此高校想在一些传统学科上超越已有的一流学科将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动态性”机遇中,如何寻找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能够实现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领域,这是各高校面对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应该思考的问题。“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指出,要“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新兴學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1]。可见,要想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实现“可进”,必须着眼于面向未来的新兴学科布局。

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布局新兴学科,关键在于高校人力资源培育的战略性调整。以往,高校为了保证一流学科建设,致力于研究如何引进、留住、管理高水平人才,制定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对于新兴学科布局来说,如何利用好已有的人力资源,在学校整体规划下,确定新兴学科建设方向,以企业技术资源推动各类人才的培育就更具有建设意义。校企协同共建一流创新平台有利于推动校企间开展协同研发,营造良好的“产、教、研”结合的创新氛围[2]。

1 校企联合成立跨学科共建机构,组建跨学科、跨业界团队,为新兴学科骨干师资提供成长平台

高校可先采取专项立项的办法,为在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方面有想法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场地支持,在“学科A+学科B”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关系,或教师本身合作的资源,吸收一些产业一线技术人员加入新兴学科建设,将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与所需技术密切结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过一定的建设周期后,组织专家对项目进展情况及未来发展做出评估和预判,如果确实符合国家、地区急需且对产业升级可以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就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跨学科共建平台,规划团队规模及成员构成,注重成员的学科交叉性,并且保证企业单位技术人员的比例。重庆大学在这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成立前沿学科交叉研究院,挂靠在科技发展研究院,用于培育新兴学科,采取立项形式,由学科建设经费负责资助。

高校还可以利用成立学部制的办法,实现交叉学科的培育。可以考虑将学科跨度较大但存在协同创新可能性的学院并入同一学部,不局限学科数量,鼓励多学科交叉。将学科交叉和创立新兴学科写入学部制建设规划,组建建设团队,定期调研建设成效。重庆大学在推动学科交叉方面的经验是充分发挥学部的作用,学部的设置能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起到跨学科协调作用。其工程学部跨学科成功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成立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由电影学院和软件学院共建,依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戏剧与影视学两门学科共同支撑。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都应注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创建与企业需求的密切衔接,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真正见效益,体现社会价值。

2 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跨学科、跨业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很多高校教师选择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进修形式,是考虑到职称晋升遇到瓶颈,在课题项目上无法突破,进站之后的博士后研究课题属于国家课题,取得的成果出站后对职称晋升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很多高校对于教师的进修方向也并不做统筹规划和方向性指导,以教师个人申请为主;而教师往往也不会将学科发展的趋势与自身进修进行有目的性的关联,因此这种松散的管理形式不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

博士后流动站鼓励跨学科进站工作,对于青年博士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进修形式。依据上文所述,高校根据立项建设结果成立共建平台或是利用学部制实现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学科做好统筹规划,确定学科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鼓励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带着新兴学科建设任务,跨学科进站工作,进站期间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相关资源,有针对性地就学科发展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攻关。

除了高校之外,很多企业也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这是许多高校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有效资源。一些专业性强的高校和企业在这方面的合作相对成熟,例如桂林三金药业有限公司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很多医药类大学有实质性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但一些综合类的地方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进站工作基本只选择高校,即使是理工科的博士也是如此,似乎高校学术与企业技术之间有一道壁垒,不愿互相融通,这也是造成高校教师“产、教、研”能力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根据“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学科的发展要与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前沿紧密衔接。那么,综合类院校未来在学科发展建设方面应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寻找已经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企业,将学科骨干师资送到企业进行培养,争取根据学校布局的新兴学科攻关难题进行博士后科研立项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与企业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将工业应用经验和前沿学术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实现学科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为学科进一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高校还应重点关注所在省(自治区)的明星企业,对于业绩优良、技术力量雄厚、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还没有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企业,应积极争取合作机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整合双方人力资源,实现联合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打破壁垒,真正实现人才互通。

3 注重新型研究生导师培育,增加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企业技术内容含量

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要瞄准科技前沿,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李克强指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导师先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仍然专注于理论研究,专业技术几近空白的局面必须有所突破。高校应适当安排导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要求将所获取的行业技术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改革中。此外,对于研究生导师的培育与聘任应放开思路,一方面致力于补充現有导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合理制定导师聘任制度,引入企业高水平、高职称技术人员进入高校指导研究生学习,落实“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在很多高校依然没能高度重视并予以大面积推行,一方面是高校对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高校长期以来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较差,实质性合作有限,因此聘用企业导师的资源欠缺。

根据上文所述,高校通过各种形式与企业建立共建关系,高校教师应同时与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建立起良性互动和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探讨合作立项科研项目,高校应优先给予立项建设。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要共同研究如何改善培养体系,分析如何将课程设置与时代前沿科技结合起来,如何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应让企业导师参与进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企业还应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训基地,让研究生在学习期内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并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4 扩大与企业合作范围,激活大部分教师学习潜力,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EO任正非带队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就企业与学校之间多年的合作关系进行回顾与展望,并深入探讨未来的深化合作愿景。可见,高端企业与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关系带来了科技成果的重大突破。根据“双一流”建设导向,地方高校应找准学校区域定位,仔细考察现有学科发展情况,积极与学科建设相适配的企业寻求合作,除了上文提到的新兴学科骨干教师、青年博士教师、研究生导师以外,所有能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学科,都应该尽量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激活大部分教师的学习潜力,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建立高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互相培训制度,根据双方发展需要,互相订制培训计划,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将高校教学规律、规范、课程设计、理论发展现状等相关教学知识传授给企业导师,以便企业导师更好地应对教学身份;而企业将行业发展趋势、业界需求及企业的知识攻关需求分享给高校教师,为教师联合企业进行知识攻关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通过互相培训、挂职锻炼等学习方式,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将企业导师视为校内教师队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发挥企业导师的技术特长,纳入专创融合教师队伍进行培育。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改革的推进,高校学科建设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注重引进人才,还要注重将现有人力资源培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结合,将一流学科建设与企业前沿科技相结合产出显示度高的重大科研成果,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Z].2017.

[2]陈兵.校企协同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方案[N].电子信息报,2020-07-28(3).

[3]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Z].2020.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双一流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一流学科建设
综合性大学建设一流农业学科的探索与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