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
2020-10-21王权
摘 要: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目前在国家总体能源消耗占比上,煤炭能源的消耗占到了50%以上,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对煤炭能源的需求不断的提升,因此需要煤矿企业不断的扩大产能,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煤矿企业扩大生产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安全工作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因此,本文主要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安全事故的防范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现代社会工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这一切都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而能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我国又是一个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国家,因此对煤炭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为了保证煤炭能源的稳定供应就需要不断的扩大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煤矿企业扩大生产需要建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但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
1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效的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从目前行业的发展上来看,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要落后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客观来说在有些煤矿企业中,采矿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在生产的过程中难以保证相关的采矿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安全作业的标准进行采矿,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的煤矿企业来说,对安全生产工作普遍不重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尤其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因此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的采矿人员,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对安全问题认识不到位,安全常识也比较匮乏,主要的问题还是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标准进行作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如果缺乏应急解决的预案,将会造成很大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对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管理工作十分的艰巨,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并建立起责任意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比较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没有保证,因此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1.2 煤矿安全基础有待提高
煤矿开采的技术与相关的设备是煤矿开采的基础,同样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煤矿开采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技术差距,对生产效率以及安全工作的开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煤矿企业的技术与设备几十年来都没有得到更新,在初期的發展阶段中,由于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有限,因此现有的设备以及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煤炭开采的需求,但是近些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快,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明显的增加,原有的生产技术以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煤炭能源的需求。设备以及技术的落后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产效率上,也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上,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设备能够实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能够有效的降低煤矿生产的风险,而落后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亟待提高。
1.3 煤矿资源开发程度需要严格的控制
随着对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提升,煤矿企业也在不断的提升生产的规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过度开采的问题,很多煤矿企业为了提升经济利益对煤矿进行深度的挖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的产出量,但是却破坏了煤矿的整体支撑结构,增加了煤矿开采的安全风险。国家对煤矿开采的资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一部分人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证开采活动,在这样的煤矿开采形式下,安全性是得不到保证的,已经严重的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为了挖掘出煤矿的潜力,提高煤矿的产出率,很多煤矿企业都进行纵向的挖掘,在较深的地下采矿,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煤炭产量的增加,但是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因此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深井作业下,井下空气的输送,以及矿道的支撑都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采矿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会大大的增加,也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 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煤矿企业的生命,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将安全问题重视起来。要将安全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的提升安全管理的力度。企业需要明确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以安全促发展。在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的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制度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并且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建立起责任意识,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效性。针对部分企业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安全培训,首先需要员工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制度意识,保证员工能够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对于不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的员工,企业需要严格的处罚,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也是为了员工自身的安全。另外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不断的对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2.2 优化井下开采技术
采矿的技术以及采矿的设备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对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更新优化。井下的环境比较密闭,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矿设备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故障,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作业,还会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设备的更新维护。企业需要积极的进行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引进,一方面可以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煤矿开采的自动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比较危险的生产环节可以用机械取代人力,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对老旧的设备定期的维护,防止设备在井下出现故障。煤矿企业还需要重视井下监控系统的建设,随着技术的发展,井下监控系统的功能也更加的全面,能够对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一旦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阈值就会自动报警,能够有效的提升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3 加强对煤矿开采的监管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国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无证开采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无证开采的现象。企业也需要加强内部的监管,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带头学习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定期的检查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
3 总结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需要始终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积极的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喜军.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9):152+149.
[2]郭鹏程.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23(06):331.
[3]刘新荣.采矿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 2014,6(04):114+117.
[4]宋东日,王成功,李杰.当前我国私营煤矿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9(03):178+180.
作者简介:
王权(1974- ),男,汉族,山西左权人,专科,现工作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矿,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矿井采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