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国近代史述略及学习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2020-10-21王世杰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摘要:很多学生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不愿意触碰中国近代史,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辛酸史、屈辱史。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让人感觉到心酸与苦楚。但从实际来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史,是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正是经过近代史的变革,才使学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对中国近代史学习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让无数中华儿女回顾历史,洗涤灵魂,能够促使人们砥砺前行,报效祖国。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学习研究;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史于1840年开始,历经10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失败中奋勇抗争、在抗争中获得胜利。面对外来侵略者,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英勇不屈、顽强拼搏,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时至今日,必须积极重视中国近代史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明确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自力自强、奋勇向前的根本动力。

1.中国近代史略述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通过利用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给中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被反复验证。随着鸦片战争结束中国落败,带来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一系列的割地赔款导致农民的生活陷入贫困,这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但是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逐渐掌握了政治资源,寻求中国自强之路,通过开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只要拥有洋人的船坚利炮就能够实现自强,但是一系列努力却被甲午中日战争彻底击碎,因为洋务运动并没有根本上解决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局随后。有识之士公车上书,发动戊戌变法,但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并没有深刻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演变,忽略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导致百日维新失败,让慈禧的政权控制得以加固。随后庚子事变爆发,慈禧携皇帝仓皇出逃,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人们充分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志士,通过在武昌发动起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而北方的军阀则坐观其变,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清帝退位,成立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却并不是统一的国家,因为北洋由北洋军阀政府统治,南方则有不同的国民政府统治,各地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在积贫积弱的环境下国民生活非常绝望,西方的一系列思想被国人膜拜学习知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不断涌现。仅凭学生阶层的努力,却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混乱局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探索艰苦卓绝的发展道路,以星火燎原之势顽强抵抗日寇,靠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仅用三年时间,就将国军赶出大陆退守台湾,这代表着人民的选择,战争的结果就是人心所向。

2.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现实意义

2.1回顾历史,升华思想

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学生不能够忘却近代历史上无数英雄儿女做出的抗争与奋进。以史为鉴,不忘屈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放眼世界、自强不息,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新时期坚持革命精神,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众志成城,提高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频频采取行动,对我国的科技产业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打压,严重阻碍中华民族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此,在新时期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总结经验教训,顽强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能,打破美国资本主义的垄断,走出一条属于中华民族的特色之路。

2.2砥砺前行,报效祖国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继承并弘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实现人民富裕进行英勇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忘初心,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在1949年,终于迎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黑暗的旧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1978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翻身做主人,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能够明确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将贫困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必须始终践行自己的目标誓言,带领各族人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劳动来获得美好生活。

结语

在新时期,对近代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的历程,让学生能够感恩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与把握,能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对党忠诚。支持党、拥护党。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在工作岗位上作出重要贡献,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参与者。不复韶华、只争朝夕,为中华民族奋斗而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于沛.历史科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2] 周前程.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与逻辑研究[J].  新疆社科论坛. 2018(02)

[3] 闻轩轩. “正统论”的近代命运及其终结[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 黄升永.从条约体系的构建浅谈中国近代史分期[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學版). 2018(11)

作者简介:

王世杰(1992年—),女,山西大同人,湘潭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