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芬兰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研究

2020-10-21王政然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报学课程体系

摘要:本文运用网络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华中师范大学和芬兰图尔库大学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和芬兰情报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与差异。借鉴芬兰先进经验,为我国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4-0096-02

0 引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中的情报学教育是推动情报学专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了解国外院校情报学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建设,可以为我国高校改革情报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对于情报学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情报学专业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更为稀少。多以国外某一高校为例,以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1-4]。在比较研究方面,当前学者主要集中于比较美国高校与中国高校在情报学硕士培养方面的异同,偶有其他国家,并且比较多在两所学校之间进行。王晰巍、齐林峰比较了中美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异同[5-6]。付少雄分析了中国和新加坡的情报学专业教育体系[7]。李诗恬比较了北卡罗莱纳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情报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从而提出国内高校应注重完善就业服务[8]。历鑫比较了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课程设置情况,提出国内高校可尝试模块化设置专业课程[9]。

通过对相关文献调研,未发现国内对芬兰图情档领域课程设置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分别对芬兰图尔库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芬情报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与差异,分析我国当前情报学研究生培养的不足之处。希望为我国高校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指导我国高校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情报学科的不断发展。

1 中芬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比较分析

1.1 课程结构

实地调研发现两所学校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安排上有很大差别,芬兰院校所开设课程选修课比例较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更加擅长或更感兴趣的课程,选择权更高,也更为自由。而华中师范大学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更为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通识知识的培养。

1.2 课程设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高层次情报学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都越来越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芬在情报学人才培养中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很多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但不同之处在于芬兰开设了很多信息伦理方面的课程,如信息伦理学、软件系统隐私与安全等。中国多把信息伦理当做课程中的一个小节。很少专门开设一门伦理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芬兰有很多跨学科交叉类课程可供选择。比如法学领域的法律与人工智能,以及游戏领域的数码艺术,这些跨学科交叉课程为情报学研究生提供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研究方向。

1.3 教学模式

经过相关的实地调研得知,我国图情研究生教学大多采用实地教学的方式,通过传统教学向学生传授情报学专业知识,并且通过学生参与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考核评定学生成绩。而芬兰图尔库大学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有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可以选择,且一部分线上课程允许学生通过线上完成作业参与考核的方式进行远程学习。此外,芬兰图尔库大学部分课程创新性的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模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信息系统管理这门课中,教师将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与密室逃脱游戏进行融合,通过解决谜题逃脱密室的时间长短判定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寓教于乐,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2 启示

2.1 增强并动态调整跨学科交叉课程,培养个性化人才

借鉴芬兰情报学教育实践,开设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跨学科交叉类课程。我国高校可适当增加不同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类选修课程。例如情报学专业可以与法学专业、历史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进行学科渗透,并推出跨学科交叉类课程。此外,高校应根据学术界科研热点变化、以及本校教育资源优势及发展趋势不断动态调整跨学科交叉类选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安排。允许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根据其研究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从而推动高校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2.2 丰富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

从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情报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多为传统课堂教学,研究生往往通过参加期末考试或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课程拿到学分,较为死板僵硬。我国高校可以参考芬兰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当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并采用课堂教学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模式,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情报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有线上课程,但是线上课程仍然较为薄弱,线上课程数量少,内容也不够丰富。我国高校应推进线上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线上课程内容。

2.3 紧跟学术前沿,助推学生成长

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课程安排中,不仅有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等传统课程,同时开设了很多紧跟学术前沿的新兴课程,如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数码艺术等,这体现了他们对学科前沿的敏感性以及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创新性。与之相比,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仍然十分传统,但创新性明显不足。交互技术、游戏设计、虚拟现实等学术前沿领域在我国情报学教育中很少有反映。我国高校应在注重传统课程的基础上紧跟学术前沿,适当推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兴课程,助推学生成长,培养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维,王灼志.我国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15):9-17.

[2]周霞,趙静.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研究——我国情报学硕士企业招聘的反思[J].情报杂志,2015,34(8):26-30.

[3]朱艺青.美国iSchools院校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11):18-25.

[4]王丽华,汪润琦.美国iSchools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以雪城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4):81-88.

[5]王晰巍,李玥琪,刘宇桐,等.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外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5-14.

[6]齐林峰.基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中美高校MLIS专业培养教育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22-26.

[7]付少雄,林艳青,陈晓宇.中国与新加坡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培养比较——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38(2):50-58.

[8]李诗恬.中美图书情报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以北卡罗莱纳大学和上海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3):8-11+35.

[9]历鑫,彭立伟.加拿大和中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研究——以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例[J].图书馆界,2019(3):12-16+28.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王政然(199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行为。

猜你喜欢

情报学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专题导语:创新情报学探索
图书情报与图书馆的关系探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学思考
卷首语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因子分析的中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综合发展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