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临床疗效

2020-10-21李涛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李涛

【摘 要】探究加味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两组人员分别服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与西药,结果表明加味半夏泻心汤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功效更好。

【关键词】加味半夏泻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86-01

引 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萎缩,胃固有腺体减少,病变中常、假幽门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引发癌变。胃粘膜上皮遭受损害的最常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少数患者免疫机制问题与遗传因素;还有一些侧面原因如过度饮酒、胆汁反流与某些抗炎药副作用等,以及一些其它疾病引发的胃炎。据调查,我国的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为10~30%,略高于西方国家,并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应重视这一疾病的治疗研究。治疗方面,西药对于HP杀灭固然有效,而中医就此类疾病已经有丰富的中药治疗经验,文章将会从加味半夏泻心汤这一经典汤方入手,探究其临床效果,并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全国Hp专题学术研讨会的拟定标准以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上指定的相关标准来确诊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1.2排除标准

a:十八岁以下患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b:身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等。c:患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疾病的患者。d:有Hp病史,并且已经根除的患者。

1.3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12月共收治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分析、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与胃镜检查,能够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均适合中医诊断治疗。其中男性患者 58 例,女性患者62 例,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在52岁,病程3到3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大约为18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均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因在治疗及随访中患者不予配合、或拒绝疗程后胃镜检查,治疗组脱落3例、观察组5例病例脱落。未纳入统计。

2 治疗方法

加味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以姜半夏9~18g、黄芩9~12g、干姜9~15g、黄连9~12g、党参12~18g、炙甘草9g、五灵脂9g、蒲黄9g、厚朴6~9g、丹参12g、白芨6g、蒲公英15g、砂仁6g(后下)、红枣3枚(掰)为基础方。针对此病之久病夹虚、虚实、寒热之错杂。若患者泛酸甚则呕恶者酌加海螵蛸、煅瓦楞或吴茱萸;嗳气甚者,可以加入旋覆花与代赭石;热邪居多,要增加黄芩、黄连的剂量,同时酌加紫花地丁;胃阴亏虚者,酌加麦冬、沙参、石斛;中焦虚寒者,加入炙黄芪、桂枝、炒白芍;脾虚较重,腹胀喜按、纳呆者加炒白术、茯苓、焦三仙、枳实;肝胃不和伴有胁肋胀痛者、加柴胡、枳壳。

如果病情初起,可以借助西药进行辅助治疗,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咀嚼片等。此外,如果是心理作用导致的慢性胃炎,可在医生指导下到心理诊所就诊,同时还要服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2.1实验组治疗方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

基础方为:姜半夏12g、黄芩9g、干姜12g、黄连12g、党参15g、炙甘草9g、五灵脂9g、蒲黄9g、厚朴9g、丹参12g、白芨6g、蒲公英15g、砂仁6g(后下)、红枣3枚(掰)。根据实验中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的随证加减方案是:胃痛甚者加元胡12g;嗳气、腹胀拒按者加旋覆花10g(包煎)、锻赭石30g;胃酸过多者加海螵蛸15g;胁肋胀满者加柴胡8g、枳壳15g;午后腹胀喜按、纳呆者加炒白术12、茯苓15、焦三仙各12g、枳实12g。药剂应以水煎服,每日一剂,饭后一小时温服,并嘱规律饮食,忌寒凉、辛辣、油腻及韭菜等刺激性的食物。

2.2对照组治疗方案:西药治疗

在早餐与晚餐前的半小时,病人服用雷贝拉挫10mg、磷酸铝凝胶20g;克拉霉素0.5g每日口服一次;甲硝唑0.4g每日口服两次。如病人在治疗期间根除了Hp,换服10mg叶酸片每日两次,仍有消化不良者加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或盐酸伊托必利片每日三次。无症状则停药。治疗期间,病人要注意清淡饮食,切勿食用刺激性食品及饮品。若患有感冒、流感等疾病,需告明医生,调整药剂。

2.3观察指标

两个小组均为3月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进行临床体征评估、胃镜与病理组织检查、再次检测Hp,以治疗前后的检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

2.4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了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的方式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2分析技术资料的比对结果,P<0.05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效果

3.1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

主要参照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效果明显:患者的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得到了好转;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明显改变。

3.2Hp根除:

使用的是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阴性结果:Hp根除有效;Hp阳性:根除无效。

3.3病理组织学判断:

效果明显:胃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炎症基本消失,同时肠上皮化生、固有腺体萎缩与不典型增生基本消失。治疗有效:经过胃镜与病理组织检查显示胃粘膜病变的缩小范围大于二分之一,胃粘膜炎症有明显减轻,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症状有明显减轻;治疗无效:胃镜与病理组织检查显示症状无明显改变。

结果:详见表1~表3。

4 针对治疗结果展开的讨论

由Hp感染引起的胃炎主要症状要表现为胃脘痛为主、伴上腹饱胀、暖气、纳差、反酸等,长期患病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与固有腺体萎缩是体内的典型症状,同时还会有异型增生,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致病因素以Hp为主,其他如心理作用、饮食起居习惯与药物作用等因素發挥协同作用。目前我国已就使用PPI标准计量联合两联抗菌素或铋剂进行Hp根除达成了共识,但是根除剂的耐药性、副作用及对胃黏膜的损害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多数临床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的病程较长。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病症范畴,病位在胃与脾相关。病机属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湿热内蕴于中焦,迁延日久则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从而导致胃部粘膜的屏障作用逐渐降低,伴随着Hp感染与定植,逐渐引起了慢性胃炎;而幽门螺杆菌会进一步破坏胃粘膜的屏障,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形成固疾。

本文所述的半夏泻心汤最早出现在《伤寒论》之中,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虚泻实。本实验以加味半夏泻心汤为主方,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展开治疗,由实验数据可见,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良好。主方中姜半夏为君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干姜助半夏温中祛脾气之寒、除心之下痞满;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降胃气之逆;方中党参、大枣,加炙甘草调中,共补脾胃之气;共成“辛开苦降甘调之法”。久病致瘀且伴有胃脘痛,对症加入失笑散、丹参,散瘀止痛;砂仁、厚朴理气降逆,治疗腹胀;加白及甘缓和中,涩中有散能起到保护胃黏膜、修复受损组织,促进修复的作用;蒲公英清热平胃消瘀。根据现代的医学研究显示,方中半夏、黄连、白及、公英均有抵抗病原微生物、保护胃粘膜并且抑制幽门螺杆菌等作用。

有关医学报道对辛、温、苦、寒、甘、淡味的中药治疗胃病的研究比较多,这些药物能够增加胃粘膜上的乙糖胺成分,从生物学上来讲糖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乙糖胺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乙糖胺还能够与胃蛋白酶结合并且降低其活性,可以延长胃上皮细胞的寿命,促进粘膜正常分泌,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大大改变了Hp的生存环境,胃粘膜组织的修复能力得到了提高,副作用极少,耐药性很低,值得推广。

5 结语

总之,文章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疾病,探究了加味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药效,希望这一药方能够不断改进,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晁俊,甄小敏,刘绍能.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9,38(1).48-50.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

749-753.

刘宇,顿佳颖,韩雪,李卓,田园,刘宝森,张一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当代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新方挖掘与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8).1064-1067.

王婷,杨勤,半夏泻心汤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临床运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245-248.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祛萎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