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

2020-10-21宫丽娟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宫丽娟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普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优良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为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做好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不适症状的缓解和手术效果的提升,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普外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13-01

引 言

胃肠减压是经患者鼻腔插管,对胃肠内的积液或积气引流外排,减轻患者的胃肠区域压力,多用于肠梗阻、胰腺炎等腹部疾病的术后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科近年来针对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开展综合护理,取得确切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术后需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2~80岁,平均(48.3±3.6)岁;对照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6~79岁,平均(48.2±3.5)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制定相关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即从手术之后24h到拔除胃管是调查的时间,引发患者不适的原因是咽部不适、口干、恶心、睡眠障碍、饥饿与排痰困难等临床症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即根据临床规定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即针对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咽部不适症状的患者,置入胃管后,对胃管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防止胃管脱出,降低胃管的活动度,减少对患者咽部刺激。对于恶心症状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排除患者恶心原因,若由于咽部刺激导致,必须加强固定胃管;若由于胃管堵塞所致,则需要使用15~30ml的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保证胃管通畅性。在胃管未堵塞的情况下,需要实施定期清洗。对于睡眠障碍所致的患者,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一些物理疗法,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来促进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针对口干症状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手术后6h可饮用少量的水,以润滑食道,缓解患者口干、咽部不适的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改善患者睡眠的质量。另外,护士应及时准确的为患者记录液体出入量,了解体液平衡情况,为医生提供补液量的数据,以满足机体需要。若患者口干症状较为严重,则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采用纱布、湿毛巾涂抹患者口唇,缓解患者的口干症状。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给予相应的排痰药物或雾化吸入等措施以促进痰液的排出,护理工作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扣或按压胸骨上窝等部位刺激患者进行自主咳嗽。对于自觉饥饿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术后给患者相应的静脉营养支持,确保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营养的摄入,控制患者能量的消耗,从而减轻患者的饥饿感。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尽管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仍然明显低于對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优良率:观察组护理质量优17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高达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优10例,良15例,中3例,差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减压是普通外科术后最常使用的干预治疗方法,虽然为普外科术后患者置留胃肠减压管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横容易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恶心呕吐、排痰困难以及睡眠质量差等不适症状,如果医护人员不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到患者出现自行拔出胃肠减压管的事情发生,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对普外科术后治胃肠减压管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在普外科护理中胃肠减压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对于肠梗阻病人,通过对病人进行胃肠减压措施后很好地对患者的胃肠道压力进行缓解,这种措施对胃肠穿孔患者应用后效果显著。临床上导致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出现的原因有排痰困难、口干、睡眠障碍等。根据患者不同的存在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的胃肠不适感。本研究显示结果为:我们找到了导致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原因,主要有咽部不适、口干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情况,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患者要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不适感消失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胃肠减压为普外科术后常用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因胃肠减压是通过负压吸附把胃管插进患者的胃部,排出胃内气体与液体,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不适。研究显示,在胃肠减压过程中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魏佑秀.外科术后患者常见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及其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6):803-804.

龙定梅,刘艳.普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6):56-57.

周斌.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165.

胡爱花.探讨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0):1903-1904.

廖君.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127-128.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