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0-10-21高继霞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评分

高继霞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一共收治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分组,常规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41例治疗前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与常规组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均有改善,联合组41例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小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41例治疗后的 ADL 评分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NIHSS 评分; ADL 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76-01

脑梗死是一种因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发生缺氧、缺血现象,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是软化,进而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近年来我国开发出来的Ⅰ类用药,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基于此,本研究着重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一共收治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分组,每组41例患者。联合组中的男性、女性各有25例、16例;患者的最大最小年龄在56-78岁(67.16±5.65)岁;梗死部位,颞顶叶、额顶叶、基底节区分别有18例、11例、12例。常规组中的男性、女性各有27例、14例;患者的最大最小年龄在56-79岁(67.82±5.71)岁;梗死部位,颞顶叶、额顶叶、基底节区分别有20例、10例、1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但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或MRI确诊;(3)患者的年龄小于80岁;(4)患者家属均同意患者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2)溶栓药物禁忌症;(3)有既往脑卒中史或颅内出血病史;(4)合并重要脏器损伤;(5)精神失常,语言沟通障碍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41例给予将颅内压、溶栓、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预防感染、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

联合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同常规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一天2次,一次100mg,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NIHSS 评分采用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2]评估,分值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ADL 评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3]评估,分值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联合组41例治疗前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与常规组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均有改善,联合组41例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小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41例治疗后的 ADL 评分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现今已经成为了导致我国公民残疾或死亡的主要疾病,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则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临床认为,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该病的前提,可迅速有效的恢复患者梗死区域的实际血供情况,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缺血半暗带,促使患者的神经元功能恢复。

丁苯酞是从植物芹菜籽中提取并进行消旋合成的一种黄色油状液体,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提升脑血管内皮PGI 2 、NO水平的功效。丁苯酞还可有效抑制谷氨酸的释放,可有效降低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可降低细胞内钙的浓度,可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可抑制自由基,可缩小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脑循环、脑血流量、脑缺血能量代谢耗竭,可减轻患者脑部因为缺氧缺血导致的脑水肿现象[3]。随着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大量研究[4-5]指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可增加梗死病灶区域的侧支血流,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影响到的神经系统损害环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赞成以上观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患者的NIHSS 评分、 ADL 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由上可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参考文献

李南京,王霞.丁苯酞胶囊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2):185-187.

马妮娜,白晓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9,34(5):670-672.

侯娇玉,阚波,高成恩, 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3):3115-3117.

刘燕霞,田明华,熊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早期干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19,42(4):4-7.

占婷婷,段振平,孟风雷.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1):1-2.

猜你喜欢

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评分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