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2020-10-21谢春

神州·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谢春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偏低的真实情况,从“设计趣味化课堂,增强学习兴趣”“打造探究式课堂,提升自学能力”“推广多媒体课堂,拓展知识范围”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趣味化课堂;探究式课堂;多媒体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日渐落实,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任课教师也要随之拔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结合小学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适当的调整教学手段,通过优化自身教学观念给学生们创造一份更适合高效学习的班级氛围。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内容知识枯燥乏味,再加上任课教师只注重“教”的进度,而忽略了学生“学”的程度,造成了数学课堂的低效性,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大不利的,进而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课堂的开展,来避免以上现象的产生,为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一、设计趣味化课堂,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有着更佳的学习天赋。这就要求了任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带有趣味性的素材,进而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着亲近感和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欲望将会大大提高,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体现出来。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分段计费”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列举生活中学生乘坐出租车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从而再展开对知识的详细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来开始教学,“某一天,一位来到咱们城市出差的叔叔要乘坐出租车,叔叔看到了车上标明有起步价5元,超过2公里以后的1.5元/公里,这位叔叔从火车站到要去的目的地的距离刚好是6公里,那么同学们帮忙算一下这位叔叔需要支付给出租车司机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于是大家开始热火朝天的计算起来,利用“分段计算”的形式可以得出价格是5+(6-2)*1.5=11(元)。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着很大促进作用的。

二、打造探究式课堂,提升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助力于探究式课堂的打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小组探究课堂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组内的互相帮助学习,及时的追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大大锻炼了学生了自主探究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也侧面证明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来加强学习知识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举两个方程式X+15=30和X-15=30,然后让学生们依据等式的第一个性质对这两个方程进行解答,学生们通过计算得出了两个X的值分别为15和45。之后教师提问“已知一个苹果重0.5千克,现在小明的妈妈需要买3千克的苹果,那么它拿几个苹果就够了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之前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其中某个小组的探究过程是“假设小明妈妈拿了X个苹果,那么可以列出简单方程式是0.5X=3,根据等式的第二个基本性质,两边都除以0.5可得X=6,所以小明的妈妈买6个苹果就可以到3千克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推动了学生对于本章节知识学习的效率,也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了之前所学内容,进而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

三、推广多媒体课堂,拓展知识范围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更多的习惯使用板书形式教学,对此教师要升级自身的教学方式,促进多媒体课堂的推广使用。多媒体现代技术的辅助教学,让课堂效率变得更高效,最大程度上的帮学生科学合理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进行更多知识的吸收;同时在教学知识的范围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投入使用,深度和广度也变得更高,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有着直接影响的。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小数”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技术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列数字,如3、3.0、0.5、2.50、5.20,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些数字有哪几个是小数呢?”学生们很快的指出了3.0、0.5、2.50、5.20,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总结在屏幕上打出小数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继续一边向学生展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并一边介绍每个数位的意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屏幕上的小数进行读写,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小数的性质,学生们很快总结出了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判断刚才列举的小数的大小,进而可以判断3=3.0、0.5<3、2.50<5.20,然后总结小数的性质是“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往低位开始比,相同数位上数大的小数就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对于有限课堂时间的高效使用。

综合上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师生间的共同努力。任课教师要能最大程度上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致力于多样化课堂的建造,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充满兴趣、探究、现代气息的学习环境。另外,学生也要珍惜利用教师创造的有利的学习条件,通过教师的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全方位的提升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学习成绩的进步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申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4(23):65-65.

[2]叶婷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1):117-117.

注:本文系盘山县實验学校十三五 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证书编号:201811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