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策略

2020-10-21周定林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高职

周定林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發布,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改革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在以新的实施方案为基础,规划全新的改革路径与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探求其实践教学的改革策略与途径,以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积极推进和落实《实施方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

《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发展方向,扩展学生的就业前景,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形态与高精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既要保障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又要注重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的指导,从而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在新改革方案尚未完全落实之际,首先要针对实践教学现状展开调研分析,通过发现具体问题,进而结合改革意见,才能有效完善当前的教学缺陷,保证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性。

(一)难以满足多元发展

电气自动化是与人们群众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其领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本身又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实践课程体系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革新,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经费支持欠缺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多,但是学校的经费支持却十分有限,很难独立支撑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课程,而目前的校企合作又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很难为学生打造更加完善、有效、现代化的实践学习环境。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实践教学内容革新

在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因此实践教学必须要围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调控和改进,进而适应区域产业的分布形态,能够与当前最先进、新潮的政策或产业链、经济带融合。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首先就要从实践内容上改革,一方面要引入最新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改革,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与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工厂供电与继电保护、电机与拖动等课程进行优化,让学生掌握目前的新技术。此外,还可以推进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推动“1+X”证书的发展,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改革意见》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推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管理结构欠缺规范,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以确保企业能够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应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与规范,校企双方应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一要规范双方的责任规划,推动校企资源的融合运用;二要保证企业的参与度,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的行业资源与就业信息,完善学生的课程内容与体系架构;三要推动实训室向工作岗位的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传统实践教学基本局限于实训室之中,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实践环境,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以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实践教学基地

《改革意见》中同样提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是推进产教融合深度的关键,因此促进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成为了当前环境下重要的教育平台,不仅能够积累学生的专业技术,也能促进学生的双创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将产业纽带带动人才与岗位的需求衔接,进而将人才培养链条与产业发展轨道相连,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建设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而言,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具备一定自由度和可选择性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职业技能以及能力基础,为学生打造独立的培养方案,采取“学分制、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构建学习小组,成员需要通过默契配合与积极协商,完成实践项目与任务,教师则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了解,进一步完善实践计划。

(四)运用模拟仿真软件

《改革意见》还强调,在职业教育中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实现区域联合与资源共享,进而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学能力的机制。学校则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教学能力与形态,组织优秀教师与专业人员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库、仿真软件、实际案例等内容,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而全面的实践学习资源。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模拟仿真软件促进实践效果。仿真软件可以有效保护学生安全,在数字化状态下引导学生的入门操作,为学生的实机操作奠定基础。同时模拟仿真软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电力系统,使其可以有效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电力生产过程,避免学生直接操作所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以更好的心态和能力面对顶岗实习或就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的推出,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春天,同时也是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时机,学校应积极调研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依据方案规划与改革要求进行改革,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架构,进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造全新的职业教育环境与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2]哈斯花.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105-106.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