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漫谈

2020-10-21李艳红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学好文化知识,还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的创新性人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作用,让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年龄和生育发育都不断地成熟,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他们也面对着中考的压力,在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为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积极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

一、创设和谐班级氛围,营造健康心理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校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相对而言比较艰苦。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究发现,良好的班集体约束力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学习影响。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组织文化知识的学习小组,这样学生之间就能够进行相互探究学习,同时当小组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能够及时的为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这样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朝着阳光积极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积极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学习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这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凝聚力,让学生的心理发展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文化知识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书籍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阅读的书籍,为学生指定一定的阅读时间,当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书籍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能够身心放松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中还能够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课本剧的编排展演等等这样的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学习能力。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压力非常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自身生理变化和学习方面的压力,这样长时间的压力容易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产生一些心理疾病。造成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有学校方面的问题,更有学生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一环境,班主任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心理缓解疏导方法。例如:当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不认真听讲,甚至不完成作业的时候,班主任教师需要及时的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的情况,看是否是和家长之间产生冲突,或者是家庭环境有所变化,教师要及时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教师和家长之间齐心协力的为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得到更加全面的呵护,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收到家长的普遍欢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深入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的辅导。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家在学校的经历相似,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也都相同,教师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导并且能够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摸清楚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例如:在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表述中言语的变化,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台词,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为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解开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结。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进行认同,然后再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转变原来思想中的不正确的观点,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状况,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新的心理问题。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初中阶段学生生活学习作为亲密的初中班主任,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其教学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才能够更好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方法,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0,(2):68-69.

[2]周亚萍.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及实施[J].新课程·下旬,2019,(12):231.

[3]陈艳.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软件(电子版),2019,(10):9.

[4]韩军.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9,(10):237.

作者简介:李艳红(1976-)女,汉族,广西桂林资源人,本科生,广西省桂林市资源縣资源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