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方法

2020-10-21文姝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朗读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引导学生朗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更好的理解文章含义,理解文章中每个角色的人物刻画、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体会作者创作时用字用词的巧妙优美,锻炼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能力,本文笔者将对如何为学生进行更高效的朗读训练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前言

朗读即是清晰响亮的高声诵读,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也是学生最基础的语文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口齿发音清晰度,使学生在朗读时大脑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课堂思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总结语文学习技巧,锻炼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范读,辅助理解

范读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之下理解文中人物角色、故事情节、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将无声的课文含有丰富情感的诵读出来。是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教师范读,朗读是有感染性的,通过以声传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与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更生动形象的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景色和人物特点,同时还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抑扬顿挫,提高学生语言逻辑,所以教师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时的语音语调,在脑海中勾勒出闰土的个人形象和形态,以及在抓猹时的动作形象。通过想象揣摩等感知活动,鍛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语感。

二、读讲结合,注重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朗读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还要重视讲授环节,针对学生在课文中的重难点、文章结构、作者构思技巧、文章中使用的优美词句进行讲授分析,让学生更系统全面的对文章展开学习,尤其是汉语博大精深,重音不同,理解都会产生偏差,比如“这是一棵大树”这句话,有的学生会将“一棵”重读,有的学生会将“大树”重读,学生重读的词语不同,这句话结合上下文理解就会产生偏差,在重读“一棵”时,表示有许多树木,作者强调这一棵;当重读“大树”时,作者强调的是很多物种中的大树,所以教师要和学生细致分析,避免学生进入这样的语言误区,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感、学生综合文学素养。

三、情境模拟,强化体验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是需要五官合作完成的,眼睛看、大脑想、鼻子呼吸、耳朵听、张嘴读,其中有一项没有做好协作,都只是简单的“读”而已,像一台机器一样,不生动、没有感情,所以在朗读时,教师一定帮学生锻炼注意力集中,同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理解作者,通过学生的嘴将作者文章中能够蕴含的情感表述出来。教师可以设置情境模拟,让学生尝试朗读。比如学习《观潮》一文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大潮来临时的非常壮阔的视频,同时引导学生朗读作者描绘的大潮来临时景象,学生会感觉自己站在钱塘江边正在观看这场大潮,感受作者当时被大潮所震撼到的情感,朗读会更有气势。

四、形式多样,提高兴趣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将朗读训练形式多样化,单一固有的形式,长时间会让学生对朗读逐渐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尽可能多的丰富朗读形式,举办活动,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比如《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辨别扮演旁白,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等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声线、角色学生有感情生动的进行朗读,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以及创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氛围。教师也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帮助学生练习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分析多种朗诵形式,大小声、重音等等调动学生朗诵的激情,还可让学生进行引读、轮读、男女生分读等,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高低、文本题材、教学主题不同精心安排学生朗读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提高上课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朗读训练中不断锻炼学生的语感、积累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全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五、注意朗读技巧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上的技巧:该停顿的时候停顿,停顿的时间和段落、句子、标点符号都有关系,整体来说段与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其次是句子,然后是标点符号停顿使用顺序;还要掌握速度的快慢,速度的快慢和文章的感情有直接的联系,比如诗朗诵中,朗诵者对速度的把握非常到位,给听者感官极美妙的享受,悲伤的情节可以慢一点朗读,快乐的情节可以快一点朗读;另外叙述不可能都平铺直叙,语句中的声音高、低、升、降的转换要注意有轻有重,抑扬顿挫要搭配好。

六、总结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范读,通过声音传递情感,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读讲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科学的理解文章中的重难点,并进行情景模拟,分角色朗读和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强化学生体验感,增强学生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总而言之,加强训练学生的朗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朗读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锻炼学生语言逻辑思维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几种方法分析[J].中国培训,2016(18):205.

作者简介:文姝,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任教于抚顺市抚顺城第一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策略小学语文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