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影响

2020-10-21蒙如闯覃秀娟姚群惠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7期

蒙如闯 覃秀娟 姚群惠

【摘 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放射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放射性皮炎好转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无效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皮肤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显著减少放射性治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提高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放射性治疗;放射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233-02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灼热、瘙痒、水疱、破溃等放疗区域皮肤黏膜损害,是放射性治疗最常见的的并发症之一,95%的放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严重者不但影响治疗的持续性,还影响患者的预后[1]。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及发展是肿瘤科护理人员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对放疗患者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現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73例;年龄30~66岁,鼻咽癌41例,乳腺癌28例、宫颈癌19例、直肠癌1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体模固定的三维适应放疗,照射剂量均为35~50gy,1.8~2.0gy/次,5次/周。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放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放射治疗皮肤护理常规实施护理。①放疗前:责任护士检查患者放射野皮肤完整性、有无炎症、皮肤清洁度,并做好对症性处置。告知患者每次放疗前均摘除佩戴的手表、项链、手链等随身饰品,穿棉质内衣裤。②放疗期间:加强放射野皮肤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禁用热水、肥皂清洗及用力擦洗放射野皮肤。放射野皮肤清洁时应采用软的棉质毛巾沾温水后沾洗。③放疗结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放射野皮肤禁涂酒精等刺激性消毒药物,禁止粘贴胶布。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评估:每次放疗前责任护士均采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放射野局部皮肤的完整性、清洁度状况,进行分级并做好记录。②诊断:放射治疗期间患者放射野局部皮肤存在受损的风险,与放射剂量的递增有关。③计划:根据每次放疗前患者放射野皮肤评估分级结果,制定皮肤护理干预计划和方案。④实施:放射治疗前采用芦荟汁放射野皮肤以预防皮肤损伤发生。随着照射剂量递增,嘱患者穿柔软、宽松的棉质内衣,女性患者不戴胸罩,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刺激,禁用手指抓挠局部皮肤或涂抹刺激性药物。根据放射野局部皮肤反应程度遵医嘱采用防治药物涂抹,范围为>放疗区域1cm,涂抹药物后行局部轻按摩5~6min,以促进药物的完全吸收。其中Ⅰ级涂抹厚度1~2mm,2~3次/日;Ⅱ级涂抹厚度2~5mm,2~3次/日;Ⅲ涂抹厚度5~10mm,3次/日。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护理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放射性皮炎的分级情况(表1)

2.2  两组患者皮肤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放射性皮炎好转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无效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皮肤护理干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χ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χ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作用于肿瘤细胞,干扰细胞增殖、破坏细胞的染色体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目前在各类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上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放射治疗,约40%的癌症可以用放射治疗根治[2]。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产生作用,使放射治疗野局部皮肤表皮细胞和微血管的管壁发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细胞DNA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分化不平衡,皮肤原有上皮细胞遭到破坏脱落,无法生成新的上皮细胞及时补充,导致照射野出现皮肤充血、水肿、瘙痒、疼痛、红斑、脱皮、水泡形成、糜烂等;此外微血管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加重组织缺氧缺血,致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严重者甚至形成溃疡坏死性皮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患者疼痛难忍,甚至放弃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3]。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指导下,按事先预定的干预方法针对皮肤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本研究根据放射性皮炎的特点,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指导下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和方案,并给予防治药物涂抹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干预组能够显著减少放射性治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提高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护理效果。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表2),放射性皮炎好转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无效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皮肤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廖大忠,李静,刘成凤,等.黄连解毒液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2):60-63.

[2] 欧丹,王孝深,胡超苏.放射性皮炎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2):151-154.

[3] 杨文博,毕建强,孙云川,等.肝素钠乳膏防治乳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8,38(10):771-773.